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第三方出面确保医闹趋向合理化

第三方出面确保医闹趋向合理化

  为严厉打击“医闹”行为,解决医患纠纷,2月23日公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协调机制、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的新举措。

 

  医患纠纷是一个带有共性的社会问题。为了应对医患纠纷、打击“医闹”行为,医院可谓煞费苦心。有的医院让医护人员戴钢盔上班,有的医院聘请民警担任副院长。在医疗机构掌握话语权的情况下,请民警对付“医闹”,除了激起患者反感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医患纠纷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医德滑坡的现实语境下,患者普遍对医院缺乏信心。而且,医疗事故鉴定往往由同一个圈子内的医生完成,“兄弟给兄弟做鉴定”,其可信度难以让人信服。比如,2003年至2005年,广州地区的医疗事故鉴定共有354宗,仅39宗被鉴定为医疗事故。由于医疗鉴定的结果大多不利于患方,影响了患者对医疗鉴定的信任。

 

  因此,从患者的角度讲,他们围攻医院,甚至请“医闹”讨说法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医生多些职业道德与救死扶伤的精神,患者的利益得到维护,医疗事故鉴定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过激维权的患者会大量减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存在门槛高、时间长、投入大的问题。因此,医患纠纷增加、激化的症结主要在于医患纠纷处理机制不完善,患者维权遇到瓶颈。如果用强制手段对付医患纠纷,无异于火上浇油。

 

  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协调机制,给患者一方提供了一个制度出口与表达诉求的平台。独立于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三方协调机制,在医患之间建立了缓冲地带,避免了医患矛盾激化升级,在公平、公正方面也易于得到社会认同。通过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为调处医患纠纷提供公益性服务,还能使医患矛盾解决方式更加柔和。

 

  作为一个专门的公益运作机构,它的建立有利于降低患者维权成本,提高医患纠纷处理效率。在医患纠纷白热化的当下,组建医患纠纷第三方协调机制,打破医疗机构单方面的话语权,对调和医患关系有好处。在第三方力量的作用下,医患博弈将逐步趋向公平。

 

  当然,为了保证公正性与权威性,医患纠纷调解机构成员不仅应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医疗知识,而且要吸收媒体、民众等多方面的代表参加。此外,第三方医患纠纷调解机构的定位问题也很重要。除了保障日常工作经费以外,第三方医患纠纷调解机构的法律性质与工作人员薪金保障、考核评价,都需要周到的制度安排。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