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试点全科医生改革 22%家庭将有家庭医生 |
![]() |
昨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在成都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中医管理局等五部门,本月联合出台《成都市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大力试点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在2014年建立2200支以全科医生为骨干、满足辖区居民需求的全科医生团队,试点期内将争取实现全市22%家庭的签约覆盖率,初步建立基层首诊的就医模式使市民逐步享受全科医生团队提供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市民健康问题先由全科医生首诊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是一个医生对应一个病人,现在则是尝试全科医生团队对应病人,实现对居民全程全面综合的健康管理和干预,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结合起来。根据全科医生制度,市民健康问题首先由全科医生首诊、分诊。病情不严重者由全科医生处理;病情严重者被送往上一级的医疗机构,进而缓解因医疗资源过度集中而导致的看病难的问题。
《方案》提出积极推广的基层首诊、转诊确认制度,将制定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签约服务的参保人员通过基层首诊及转诊到医院的政策措施,如儿童及中小学生因病情需要经全科医生转诊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等。
市医改办有关负责人称,届时还将在医保支付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适合全科医生制度的新型支付方式,为初步建立基层首诊就医模式提供保障。
成都对全科医生从业资质的认定主要分为三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取得全科医生资格后,执业地点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级医疗机构的专科医生和取得全科医生资格的医务人员,可采取多点执业的方式,通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社会上取得全科医生资格的医务人员,可经审批后独立开办个体诊所或与他人联合开办合伙诊所,并通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青羊区尝试5年全科医生队伍达62支
青羊区2009年在辖区内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发展到现在,11家服务中心共有62支队伍、199人,签约的户数比例占到21%。
开始尝试成为全科医生时,很不适应这种转变。新华少城社区卫生中心的全科主任蔡正华说,以前当内科医生时,只需要在医院等病人看病,当全科医生后反而要主动上门找病人,还要实时跟进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心里产生了落差,工作也变得更多更重。最让她接受不了的是,因为初期居民对全科医生的不理解,而遭受到的闭门羹和白眼。
一次次解释后,居民们开始接受这种新型模式。他们自己算好复诊的日子,遇到突发问题愿意和我交流。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一个电话能找到医生上门帮忙。蔡正华说,多年相处下来和居民们成了朋友,他们的健康就是我的职业骄傲和动力。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