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2010年我国缬沙坦市场将超10亿

2010年我国缬沙坦市场将超10亿

  最近从国际高血压学会发表的新闻公报获悉,“全球高血压或血压偏高人群已有9.72亿人,约占世界成年人口的26.4%。”

 

  随着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新一代抗高血压药物的相继问世和广泛应用,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全球每年仍有1700万人死于因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的病人死于急性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栓塞症,这使得高血压药品行业异常活跃,纷纷关注这一商机。
 
  血压达标长治久安
 
  2009年,中国卫生部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心脏病、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等循环系统疾病明显增加,医生明确诊断的循环系统疾病例数达到1.14亿,其中:脑血管病患者由500万增加到1300万,高血压患者由1400万增加到7300万,在高血压患者中,治疗率仅24.7%,控制率仅6.1%。绝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使血压达标。
 
  中国老龄人协会相关资料显示,从目前至2025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7%上升到12%,这也意味着典型的老年病如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危害将进一步加重。从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来看,在不能彻底治愈这些慢性病的情况下,进行积极的早期干预与合理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普利类增长趋缓 缬沙坦类创新高
 
  在全球抗高血压巨大市场的诱惑下,各大制药巨头加紧了抗高血压药物的开发,从而也带动了抗高血压市场的快速增长。在庞大的抗高血压药物市场中,简称“普利类”的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全球已进入增长趋缓的阶段,而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抑制剂“沙坦类”则成为市场中的“领头羊”。
 
  据IMS Health数据显示,2008年,在全球畅销药500强中,心血管药物的销售额为621.71亿美元,比上一年略有下降。在主要心血管药物专利相继到期的形势下,心血管药物在全球19大类畅销药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已从2004年的18.76%下降到2008年的14.71%,下降了4.05个百分点(见图1)。其中,全球沙坦类药物的销售额达到了228.7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63%,创下了近几年全球抗高血压市场的新高。

 

  国内降压药市场平稳增长
 
  近年来,国内抗高血压市场受新一代钙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迅猛增长的影响,市场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采用较小剂量以获得有效治疗和防止靶器官损害的药物逐渐替代了短效、依从性较差的品种。
 
  其中,缬沙坦类药物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品种,在抗高血压市场中居于第二位。目前,我国已有7个沙坦类药物进入医院处方药市场,分别是氯沙坦钾、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酯、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和伊普沙坦,这些药物在临床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从事心血管药物的经营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可圈可点激励炒作的话题。
 
  沙坦“领头羊”
 
  缬沙坦是一种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成功后,首先在德国上市。1996年1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1997年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Diovan,1998年诺华公司的缬沙坦已在中国获得注册,商品名为代文。缬沙坦在美国拥有的专利将在2012年失效。
 
  近两年,缬沙坦已成为全球降血压治疗药物市场上的领军品种。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半衰期长、血药浓度保持相对稳定、24小时内平稳降压的特点,在发挥氨氯地平显著降低中心动脉压、预防脑卒中、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在预防心衰、逆转心室肥厚、保护肾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可实现降压达标,全面保护血管和靶器官,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并且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及改善左心室肥厚的钙化,从而成为降血压治疗药物市场上的潜力品种。

 

  2008年,国内22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缬沙坦用药销售额为22,996万元,是沙坦类药物中的“领头羊”。原研药代文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国内仿制药占据了约30%。领先的品牌是诺华制药的“代文”、北京赛科药业的“穗悦”、海南皇隆制药厂的“达乐”、常州四药制药的“缬克”、山东鲁南贝特制药的“平欣”。目前缬沙坦市场上最显著的亮点是国内仿制药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预测2010年,国内缬沙坦总体市场将超过10亿元的销售额。
 
  抗高血压沙坦类药物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之后用于临床的新药,是全球心血管市场中的主流品种。目前,在所有降压药物中,缬沙坦类的耐受性最好,其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不良反应轻微、短暂,较少发生咳嗽、低血压反应,非常有助于患者坚持服药治疗,从而获得中期和远期的效益。

 

  合理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症,就会尽量减少导致重大心血脑管事件发生。这也是目前惟一有效的防治方法,已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共识。与此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心脑血管类药品的发展,成为逐渐融入世界主流市场的动力。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