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深圳药监局揭秘药品十大骗术

深圳药监局揭秘药品十大骗术

  今年“3.15”主题是“消费与服务”。深圳市药监局就近年来投诉和案件办理,分析总结出药品市场上出现的典型十大骗术,以帮助广大消费者市民理性消费、主动维权。
 
  十大骗术特征归纳
 
  这十大骗术归纳起来有几个特征:一是将一些功能不确定产品、或非药品等普通产品冒充功能强大包治百病的科技产品或药品;二是将老年人作为主攻对象;三是通过感情亲近、广告、义诊讲座、免费体验甚至外出旅游方式对消费者进行诱导洗脑;四是药品一般集中在降压、降糖、降脂、美白、减肥等慢性病、疑难病方面;五是在中成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违禁成分,使其“快速见效”;六是利用互联网、邮购等渠道售药。

 
  1.网上购药要选合法网站 
  网上药品销售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价格优势“迷”倒了不少消费者。但据药监部门调查,目前我国的合法互联网药品交易网站仅有41家。

 

  2“高科”产品治百病
  能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紊乱等近五十种疾病的高科技产品你敢买吗?
   
  3.义诊讲座莫轻信
  “健康讲座”和“义诊”近几年却被一些人用作骗钱揽财的幌子。
  
  4.免费体验挖陷阱
  目前一些不良商家以免费体验的手段和所谓包治百病的医疗器械或保健器材忽悠了很多老年人。
      
  5.“奇效”产品当小心
  一些化妆品商家通过广告大肆推出“快速美白”的产品。而深圳市药品监局提醒市民,美白化妆品应谨慎选择,一个不小心可能会致病致癌,甚至是导致使用者毁容。
   市药监局向消费者揭秘,一些非法的化妆品通常通过添加超量的汞来达到快速美白的目的,消费者长期使用这些产品的话不仅会致病致癌,还可能导致使用者毁容。
 
  6.买一送一藏玄机
  深圳市药监局提醒,买一送一固然够实惠,但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都是违法行为,即使赠送的不是药品,也要仔细甄别。

 

  7.午夜广告多忽悠
  深圳市药监局表示,午夜广告中暗藏的“黑色陷阱”屡屡让人中招。
   
  8.速效?添加禁用成分 
  深圳市药监局提醒,当你遇到降压降糖、补肾壮阳、改善睡眠、减肥瘦身类产品标榜“快速见效”时,可要当心了!这类保健食品往往非法添加了禁用的药品成分。
   
  9.“组织”安排来卖药 
  去年以来,王先生等9名投诉人先后向药监部门举报,称自己被“世卫三保”骗了。深圳药监部门介入调查后发现,某保健食品贸易部为了宣传“世卫三保”的疗效,使用“国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等名头很大的医疗组织骗取消费者的信任,谋取暴利。
     
  10.非药化装成药
  一些“非药品”常常披上“药衣”以欺骗消费者。深圳市药监局提醒市民,到药店买药可要睁大眼睛,看清楚药品外包装盒上是否有“国药准字”的批准文号,标有“消”、“健”、“食”字的都不是药品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