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涉医研讨会在健康报社召开 |
![]() |
10月9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研讨会在健康报社召开。与会相关领域专家在研讨会上指出,对于互联网涉医信息,政府要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监督与引导并重,充分发挥用户及社会组织的自律作用,鼓励行业积极健康发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表示,互联网为医疗行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我国医疗资源不平衡等矛盾。政府应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好互
联网平台这个工具,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硕指出,互联网涉医信息管理需要政府监督与企业自律并重,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
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刘劲松介绍,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快,管理空白较多,限于人力缺乏等现实因素,取证难、处罚力度弱,且处罚成本高于违
规成本。他认为,首先要明确政府职责,解决管理部门多头、分散的问题,如行政主管、行业主管与直接管理者,三者要明确定位,并在法律规定层面做好衔接。在
监管执行层面,清华大学法学院卫生法中心研究员董艳锋建议,要从事前监管改为过程监管,以便提高执行效率。
如何建立行业自净自律的发展格局?好大夫网站总编辑何波说,专业网站想长足发展,必须对信息筛选把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院办副主任管九苹认
为,医生运用微信、微博、APP等自媒体打造个人品牌,不但为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贡献了力量,也有利于信息环境的净化。因为医生实名发布信息,会尽可能选
择高质量文章发布,以保证较好的网络评价,同时有专业知识做基础,实名医生发布信息相对可靠。另外,类似于大众点评网的专门评价医生医院的网站也在悄然兴
起,公众在互联网上“晒”意见,形成社会监督效应。
与会代表还建议建立全国黑名单管理制度,将结果定期发布;或建立信用体系库,提供查询功能,公众登录后有据可查,对违规组织起到警示作用。另外,患者电子病历等数据的使用权、保存权等隐私保护,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2009年,原卫生部以部令形式发布了《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旨在对互联网涉医信息实施监督管理。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委托,健康报社牵头承担该部令的修订工作。据悉,此次修订已经列入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立法计划。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