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低碳经济引起高污染原料药行业恐慌

低碳经济引起高污染原料药行业恐慌

  在两会上,人大代表蔡东晨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将青霉素等部分原料药的出口改为配额管理,以抑制日益恶化的原料药产业低价竞争。这一提议,也反映了原料药行业在大规模发展的背后,也将面临四面楚歌之境地。一方面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严重破坏,第二是行业自身的低价恶性竞争,而今,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高污染、高耗能的原料药产业更将被推至风口浪尖。

 


  目前,我国医药大宗原料药已占据国际市场重要地位,主要品种青霉素、6-APA、7-ACA、土霉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产品占到全球半数以上市场,其中某些产品如青霉素系列占全球份额80%以上,维生素C占85%,土霉素占90%。然而,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西药原料药出口额为165.59亿美元,同比下降4.53%,出口数量为436.8万吨,同比增长6.9%,出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10.69%。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口价格下调较大造成的。

 


  据业内人士分析,出口价格的下降,一方面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这些对高污染原料药行业市场造成一定恶劣影响。

 

 

  中国政府此前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碳排放降低40%,使国内高污染、高耗能的原料药产业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低碳经济成为世界产业发展潮流时,原料药市场则同时遭遇国际需求萎缩、国内供求波动的双重窘境。

 

 

  早在几年前化学原料药成为有关部门重点污染监控的目标之后,不少原料药生产企业因为环保问题被迫停产。《制药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规定,新建(改/扩建)制药企业或制药设备于2008年7月开始强制执行新标准,而现有企业或设备也必须于2010年7月1日起执行,原料药企业压力尤大。

 

 

  2009年1?8月化学原料药市场进口额跌31%,出口跌4%。近5年来首次下跌。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这已无可厚非,高污染原料药行业一定首先面对这个现实,再在困境中努力寻找机遇。事实上,重重压力下也孕育着原料药行业新的机遇:非专利药原料药市场的增长,制药外包市场的扩容,以及研发外包日益流行,都是中国原料药企业应该抓住的机会。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