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器械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 |
![]() |
导读: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贸易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67.9亿美元,同比增长6.1%。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出口额达到上亿美元的产品,依然集中在按摩器具、医用导管、药棉等一次性耗材和中低端诊断治疗器械上。而高端医疗设备,我国目前对进口产品的依赖较为严重。
《蓝皮书》显示,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进口额约占全部市场的40%,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市场、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所占据。据《企业观察报》报道,被简称为“GPS”的通用(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三家公司,长期把控着中国70%的高端医疗设备市场。
当前,检查费用高是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与进口设备价格高昂有很大关系。《蓝皮书》指出,进口医疗设备在我国的价格,普遍比欧美日等原产国价格高50%~100%,如TOMO放射治疗系统等设备,在欧美日等国家多为250万美元,在我国则为500万美元以上。前瞻网分析师李佩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经营者集中垄断行为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价格的垄断。
进口医疗设备价格高,原因之一是中间经销环节多,层层加价、层层纳税。此外,器械采购中灰色交易的存在,也推高了价格。一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行业从业者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表示,这些设备的利润率有的高达50%~60%,其中回扣可能占到20%。
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不少医院花重金采购进口设备,客观上抬高了价格,也导致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生存困难。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928家,国内企业规模小、市场分散,2013年上半年22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收入仅为100亿元,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5%左右。与此同时,外资医疗器械公司还在不断收购国内业绩优秀的同类公司。
不过,进口设备独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状况有望改变。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考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公司时表示,现在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基层买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降低成本,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
国产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也在提高。国信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研究报告指出,现在国内一些医疗器械公司,已拥有精湛技术,如医疗影像,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与跨国公司产品没有明显差别。
国家卫计委10月9日宣布,将逐步建立适合现时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试点与推行,“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将逐渐形成。当下,基层医院开始大量需求低端磁共振成像设备,家用医疗设备也将更加普及。家庭健康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家用医疗装置市场预估将大举成长25%。
国产医疗器械正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不过,要真正降低医院检查费用,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还有赖于立法和监管。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任朱恒鹏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加价率标准缺失,政府若想整顿医疗器械市场、消除垄断,需首先厘清市场的各方不合理利益输送,并予以规范。医药网新闻
《蓝皮书》显示,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进口额约占全部市场的40%,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市场、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所占据。据《企业观察报》报道,被简称为“GPS”的通用(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三家公司,长期把控着中国70%的高端医疗设备市场。
当前,检查费用高是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与进口设备价格高昂有很大关系。《蓝皮书》指出,进口医疗设备在我国的价格,普遍比欧美日等原产国价格高50%~100%,如TOMO放射治疗系统等设备,在欧美日等国家多为250万美元,在我国则为500万美元以上。前瞻网分析师李佩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经营者集中垄断行为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价格的垄断。
进口医疗设备价格高,原因之一是中间经销环节多,层层加价、层层纳税。此外,器械采购中灰色交易的存在,也推高了价格。一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行业从业者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表示,这些设备的利润率有的高达50%~60%,其中回扣可能占到20%。
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不少医院花重金采购进口设备,客观上抬高了价格,也导致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生存困难。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928家,国内企业规模小、市场分散,2013年上半年22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收入仅为100亿元,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5%左右。与此同时,外资医疗器械公司还在不断收购国内业绩优秀的同类公司。
不过,进口设备独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状况有望改变。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考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公司时表示,现在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基层买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降低成本,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
国产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也在提高。国信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研究报告指出,现在国内一些医疗器械公司,已拥有精湛技术,如医疗影像,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与跨国公司产品没有明显差别。
国家卫计委10月9日宣布,将逐步建立适合现时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试点与推行,“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将逐渐形成。当下,基层医院开始大量需求低端磁共振成像设备,家用医疗设备也将更加普及。家庭健康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家用医疗装置市场预估将大举成长25%。
国产医疗器械正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不过,要真正降低医院检查费用,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还有赖于立法和监管。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任朱恒鹏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加价率标准缺失,政府若想整顿医疗器械市场、消除垄断,需首先厘清市场的各方不合理利益输送,并予以规范。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司美格鲁肽被无情碾压!替尔泊肽在头对头比较中,显示出更好的减重和减腰围效果 (2025-05-14)
- 晚婚晚育或是因为智商高?!最新研究表明:高智商个体虽更早进入青春期,但更倾向于晚婚晚育 (2025-05-14)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新适应症MCL上市申请获受理,百济神州血液肿瘤管线新突破 (2025-05-13)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科学》新研究:一次用药,抗抑郁效果从几天延长至2个月! (2025-05-12)
- Nature头条:首次发现,这种超级细菌能够吃掉医用塑料来生存 (2025-05-12)
- 《自然》:摧毁最强促癌网络!科学家发现SHOC2是支撑RAS促癌通路的关键蛋白,阻断二者相互作用,可让RAS促癌网络瘫痪 (2025-05-12)
- Nature: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