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妆日化市场上的众多企业

药妆日化市场上的众多企业

  长期以来,外资品牌在我国药妆日化市场上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然而,我国药企也一直在努力挤进并逐步站稳这一市场。在许多化妆品行家看来,2009年无疑是国内药妆市场的爆发年。

 

  药妆在国外是一个成熟的门类,与普通的化妆品相比,药妆品的配方精简,一般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剂甚至表面活性剂,有效成分的含量通常较高,针对性强并功效显著。药妆因其对常见皮肤病有调理作用,又没有药物的副作用,所以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虽然目前中国药妆行业已被洋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170多家制药企业涉足药妆市场。片仔癀、同仁本草系列护肤药妆、佰草集、相宜本草、艾丽碧丝、春娟黄芪、敬修堂纯天然中药植物精华美容护肤系列等,这些品牌大多主打中草药入味的概念进军护理化妆品。不仅仅是化妆品市场,大量的中药企业开始向药非药、妆非妆、食非食的日化领域进军。

 

  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曾在2008年斥资6300万元对旗下公司兴中制药、云健制药和金殿制药进行全资收购。收购盈利能力不佳的三家公司,云南白药意在进一步拓展健康用品的产能和业务。其中金殿制药的主要经营范围为护肤类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现已整合成为云南白药的日化生产车间。今年年初,云南白药向平安人寿定向增发5000万股,获得融资额13.9亿元,公司宣布其中一部分资金将用于发展其药妆产品。

 

  马应龙

  几乎同时,在消费者中以痔疮膏而闻名的马应龙也宣布进军化妆品市场,推出了主要针对黑眼圈的眼部护肤产品。据称这是历经3年研发之后,提档升级之作。八宝眼霜订购专线的销售人员表示,就目前看来销售情况比较理想。马应龙将产品定名为“八宝去黑眼圈眼霜”,显而易见是在强调其药效成分。

 

  同仁堂

  2004年下半年,同仁堂开始进军药妆市场。不仅上市多款化妆品,同时在北京中心商务区CBD建立了首家美容旗舰店“北京同仁堂伊妍坊”。经过5年的摸爬滚打,  同仁堂依托百年品牌的知名度和具有优势的价格定位在药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2008年,同仁堂实现销售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9%;全年实现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化妆品的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

 

  我们再来看看外国品牌进军药妆市场的行动

 

  美国强生

  美国强生的品牌形象一贯是把药与妆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在消费者及个人护理品上,强生旗下产品涉足护肤品、彩妆、美容美发、香水、洗护发等多个领域,几乎覆盖了化妆品行业的每个细分市场。强生婴儿主要针对婴幼儿护理市场;可伶可俐则立足祛痘等功能性化妆品市场;露得清定位于中高端护肤化妆品领域。2008年8月,强生以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整体收购大宝,并创下中国日化行业的并购纪录,此举为强生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延伸和渠道扩张。

 

  英国葛兰素史克

  2009年7月,英国制药商葛兰素史克以36亿美元收购美国护肤品公司Stiefel实验室,使得葛兰素史克的OTC产品线增加至94种。收购使葛兰素的护肤品业务增长近两倍,其占全球处方药妆市场份额升至8%。从2008年开始,葛兰素史克在中国引入比普通牙膏大概昂贵数倍的抗过敏牙膏“舒适达”,它从制药向保健消费品的扩张让人有很大的联想空间。

 

  由此可以看出,药妆市场又要热闹一把了。众多企业都纷纷采取行动,欲在中国药妆市场分一杯羹。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