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红包协议再引争议 |
![]() |
“我不认可红包协议,我自己也没有签订,因为我学医的时候已经宣过誓。”11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参加中日友好医院讲座,被问及怎么看待医生签订拒收红包协议时说,让医生签订拒收红包协议,会让公众认为医生是一个普遍收红包的群体。此番言论也让“拒收红包协议”再引争议。
今年2月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的通知》,要求从5月1日起,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患者住院24小时内,须由经治医师和患者沟通并签订不收、不送“红包”协议。
目前该规定已实行了半年,记者近日采访北京多家医院发现,对于这“一纸协议”既有赞同支持者,也有持异议不认可者,多数医院则对此不愿多谈。
■ 追访
煤炭总医院:签订率99.68%
煤炭总医院早在今年3月4日就在北京率先执行了“医患双方同签拒收红包协议书”。力推此举措的院长王明晓11月13日表示,目前医院执行得非常正常,带来的客观效果是好的,争取再推进。
从今年3月至9月,医院专门对出院患者做过一项调查,这段时间出院6946人,签订拒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的有6924人,除了一些患者昏迷了没法签,或者经治大夫当时没在场可能会有一个时间差外,总体签订率达到了99.68%。
“不可否认,刚开始执行时,医生们对这个协议的认可度比较低。”王明晓说,当时医生只有30%-40%的认可度,觉得当医生已宣誓不收红包,卫计委之前又有过“九不准”,没必要再签。随着时间推移,医生的认可度普遍增加,而患者对协议的认可度一开始就有70%,现在则上升到80%以上。
针对“拒收红包协议”引发的争议,王明晓表示,医生整体收入偏低确实是个问题,仅靠一纸协议不够,还得有“治本之策”,需要配套的政策措施跟进,让医生获得体面收入,才能真正消除“红包”现象。
一些医院对签协议“冷处理”
记者采访时发现,多数医院视“拒收红包协议”为敏感话题,对此比较避讳,不愿做过多评价。
“对这个协议,很多医生有看法,觉得是一种人格侮辱。”一家大医院有关人士表示,考虑到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医院会适当灵活处理,比如把拒收红包的内容附在住院手续注意条款的后面,避免尴尬,也不做太多强制要求,算是一种“冷处理”。
“办住院手续时,医生让我签了很多表格,其中有一个就是不收、不送红包的表。”患者朱先生说,医生就让看看,说可以签字,但不多解释,也就不好多问了。
声音
我不愿意签这个协议,目前所在医院也没有强制签。如果收红包是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体制问题,那么这一个协议也消除不了;如果只是某些医生个人行为,让所有医生都签这个协议等于背黑锅,医生有自己基本的职业准则。
即使签了协议,对医生和患者究竟具有多大的约束力,有多大可信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都没有得到明确。如果要求医时生签拒收红包协议的话,照此,政府官员是不是也要签一个拒绝受贿不贪腐的协议了?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