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德致力于中国“药物导弹”产业发展 |
![]() |
与老牌世界500强们为邻,今年才15岁的泰德不觉得矮一头:泰德和他们同在开发区纳税五十强榜单上;泰德掌握的是世界上少数药企才掌握的高科技,而它的产品,使我国在纳米制药技术和靶向制剂研究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通常药物治疗,能精准到达病变部位的仅为药剂量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加大药量,毒副作用会几何级放大。所以人们一直梦想找到一种载体--把药定向“运”到病变部位,就像“药物导弹”。
1988年,全球第一个血管靶向药物由日本著名药学专家水岛裕发明。
1993年,任日中医学交流中心主任的水岛裕在与中日友好医院的学术交流中,主动将他的靶向药物核心生产技术赠送给中国。
1995年,中日友好医院和日本LTT研究所合资成立北京泰德制药公司。水岛裕的专利通过泰德在中国实现产业化。从日本取得药学博士学位回国不久的刘红星,在泰德成立第三年被任命为总经理。
1998年,泰德第一个独家靶向药物凯时获批上市,旋即以其独特疗效打开市场,目前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三甲医院,年销售额达到58亿元。对刘红星来说,他眼中不仅有企业的效益,还有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他记得,慢性动脉闭塞症坏疽患者因为下肢坏死,难以忍受日夜剧痛,主动找医生要求截肢,但截了左侧后,右侧又发生坏疽,病情仍不能控制。几近绝望时,凯时让他病情稳定了,旧有病变部位也结了痂。“病人哭着要下跪,这个时候,我们做药的,是何种心情?”
泰德的加速发展是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的。2003年泰德在开发区建厂,如今已经建立了脂微球、脂质体、固体发散、巴布剂和生物技术等五大产业化药品技术平台。在药物出口中,静脉注射剂属于最高端的产品。而泰德每年向日本出口150万支静脉注射针剂。
从负债千万元,十几个人起步,泰德已发展为年上缴利税两亿多元的药企。刘红星总结经验是“用心做好微观”。从简单到药品介绍彩页,到复杂医药论文,他都要过目;国外技术专家来访,每次他会与公司高管开车接送,从细节积累市场、技术、人脉。
由此可以看出,泰德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国“药物导弹”产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于研发,使得技术上是唯一的,同时也综合市场上的各个环节,使得泰德在中国“药物导弹”产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强化网络贩卖监管、保证"大众用械平安 (2025-04-29)
- 欠缺药品平安义务系统漫谈会在京召开 (2025-04-28)
- 《中药新药研发用临床需求清单(第二批)》宣布 (2025-04-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