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免疫控制是肝病治疗的关键环节 |
![]() |
3月25-28日,首次在北京举办的亚太地区肝病学界的盛会-2010第20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以“Exploring the Frontiers 「探索新领域」为主题的此次年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共4500余位代表和众多亚太及至世界知名的肝病学专家和学者云集一堂,共享最新信息和交流研究经验。
本次大会的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介绍说,APASL在中国召开充分体现了中国肝病防治工作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和行业的认可,大会超过1/3的主题发言来自中国的讲者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肝病学者学术水平已经达到亚太甚至世界前列。
自乙肝被列为我国四大传染病以来,我国政府与学术界对乙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防控。近年来,肝病专家已经达成一致,认为抗病毒与持久的免疫控制共同作用将是未来控制乙肝的重要手段。
从慢性乙肝的发病机制来看,乙肝病毒之所以持续感染,主要是机体缺乏有效的免疫控制。如果调动了有效的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被感染细胞有可能获得持续清除。因此慢性乙肝的治疗单纯抑制病毒是不够的,实现持久的免疫控制是关键。
目前,针对乙肝治疗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庄辉院士表示,各国肝病专家都在考虑如何优化目前已有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的问题。而在替比夫定的优化治疗方案、如何利用干扰素治疗应答反应指导治疗及耐药后的治疗问题等方面,我国学者的研究设计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数据显示:我国丙型肝炎的报告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2009年报告的发病人数是2001年的10.56倍。由丙肝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和死亡人数正成倍增长,丙肝已成为堪比艾滋病的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丙肝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丙肝慢性化几率为50%-85%;感染丙肝病毒后20 年,一般人群中约10-15%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儿童和年轻女性肝硬化发生率为2%-4%;中年因输血感染者为20%-30%;一般人群为10%-15%;酗酒(50g/日以上)、合并乙肝或艾滋病病毒感染等因素会大大加快疾病进展;一旦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年发生率为1%-7%。
考虑到丙肝给患者带来的巨大危害,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费负担,2008年国家特别设立了“‘十一.五’丙型病毒肝炎的临床转归及难治性丙型病毒肝炎机制和治疗方案优化的研究”课题,对现存丙肝病人,特别是难治性丙肝病人进行专项研究,降低终末期肝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课题获国家资助4600万元,并将在全国招募3000多位丙肝患者,部分治疗费用由国家支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魏来教授,作为该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在大会上表示,抗病毒和持久免疫控制的理念同样适用于丙肝的控制。另外,丙肝患者更需要提高疾病认知和检测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服务更便捷!医疗保证畛域首项国度尺度宣布 (2025-08-11)
- 青海省全省上线“医保钱包”功效,医保服务继续降级 (2025-08-11)
- 辽宁:药品弥补申请技术审评光阴将紧缩至60个任务日 (2025-08-08)
- 第十一批国度药品集采报量有看点 (2025-08-08)
- 上海推出18条新步伐 进一步激起贸易安康保险市场倒退后劲 (2025-08-07)
- 55种药品拟归入集采范畴 国度医保局提示企业感性报价 (2025-08-06)
- 多部分结合宣布安康情况匆匆进行为施行方案 (2025-08-06)
- 广东全面展开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付出改造 (2025-08-0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等 20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8-05)
- 在家门口享更好医疗服务 城市医疗资本下沉惠及下层庶民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