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进军医疗服务领域需防“走偏” |
![]() |
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2月23日公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要“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但专家提醒,社会资本进军医疗服务领域需防“走偏”。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表示,他坚定地赞成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但社会资本在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时,需谨慎考虑其盈利模式,否则容易“走偏”,最终与医改最终目标背道而驰。
他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首先医疗服务并不是个投资高回报的领域。以美国为例,其营利性医院利润率仅为10%-15%。而在我国,公立医院的结余大概只有2%-3%,而营利性医院由于要征收税收等,实际利润还没有公立医院高。
从我国现阶段来看,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大概在7、8个点左右,投资想要有所回报,其纯利润率至少在十个点。这也就意味着,只有投资毛利润率在30%左右,其投资行为才会有价值。从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结余仅为2%-3%这一点来看,医疗服务领域显然不具备投资的吸引力。
朱恒鹏强调,如果社会资本没有充分考虑到医疗服务领域的特殊性,而是抱着赚钱的目的进入,在医药关系还没有理顺的当下,很可能终非所愿。
他指出,从目前来看,一些民营资本已经通过参股或者承包科室的形式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有的是在医院内开设性病、肝病等疑难杂症治疗专科或者美容专科,有的则是打着“完善产业链”的旗号进入,但究其实,前者往往是通过诱导需求、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甚至“忽悠”等来谋取利益;后者则是利用掌握医疗服务终端,形成药品销售的垄断,通过卖药达到赚钱目的。
事实上,在美国有近80%的医院是私立医院,其中只有不到20%的医院是营利性医院;我国台湾地区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进行医改后,其公立医院的占比从以前的80%下降到不足40%,全岛有50%的医院是私立非营利性医院。所谓非营利性,并不是指机构不能赚钱,而是指机构运营的结余不能作为资本收益进行分红,其可以作为医生的高薪,也可以用于医院的再发展,甚至是对贫困患者的救助。做到这些显然需要投资者有更多的仁爱慈悲之心,而不是一味追求投入产出最大利益化。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服务更便捷!医疗保证畛域首项国度尺度宣布 (2025-08-11)
- 青海省全省上线“医保钱包”功效,医保服务继续降级 (2025-08-11)
- 辽宁:药品弥补申请技术审评光阴将紧缩至60个任务日 (2025-08-08)
- 第十一批国度药品集采报量有看点 (2025-08-08)
- 上海推出18条新步伐 进一步激起贸易安康保险市场倒退后劲 (2025-08-07)
- 55种药品拟归入集采范畴 国度医保局提示企业感性报价 (2025-08-06)
- 多部分结合宣布安康情况匆匆进行为施行方案 (2025-08-06)
- 广东全面展开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付出改造 (2025-08-0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等 20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8-05)
- 在家门口享更好医疗服务 城市医疗资本下沉惠及下层庶民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