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环保问题再次给医药行业敲响警钟

环保问题再次给医药行业敲响警钟

  近年来,制药工业,特别是原料药工业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2009年我国制药工业总产值占全国GDP不到3%,而污染排放总量则占到了6%。环保问题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瓶颈。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今年7月1日将全面强制实施,制药行业的‘双高’(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综合名录也在加紧制定中,如果企业再不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江苏一家制药企业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对医药企业关注度的提升,企业一旦有违背社会责任的经营行为,不仅会受到政策层面的惩罚,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因此,企业在关键时刻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决不能逃避。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有关专家认为,相对于其他行业,制药业的污染治理更为复杂,环保成本也会更大,这成为企业治污不力的关键因素。国家环保部一位官员表示,制药行业已被列入国家环保规划重点治理的12个行业,因此,对医药行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将会越来越严格,屡触环保红线对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肯定有害无益。


  事实上,此起彼伏的环保问题给医药行业敲响了警钟,而政府管理部门也应对此进行深思:为什么在环保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制药行业仍不断出现违规排放事件?


  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从宏观层面思考怎样进行有效管理。一方面,行业中有些品种虽然不利于环保,但确实是百姓用药需求量大或无可替代的,限产将给临床用药带来不利。“像避孕药,生产过程中只有10%的收益,另外90%都是排放物,其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其他药物更大,但是不生产能行吗?”另一方面,制药行业的污染治理无论是从资金上还是从技术上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政府部门在治污的过程中,应注重“疏堵结合”,在限制企业排放的同时,加大对企业污染治理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攻克环保难关。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排污标准的提高给许多制药企业带来了压力,企业达不到要求,政府就应该给企业搭把“梯子”,“环保的目的不应是把企业打死,而是让医药企业达标”。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