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药品零售市场增幅放缓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药品零售市场增幅放缓

  医药网2月6日讯 互联网经济向线下的渗透,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尝试甚至习惯在付费前开始体验,汽车的试乘试驾、食品饮料的试吃试用等体验前置的营销方式也逐渐成为一种模式。受限于药品自有的特殊性,以及相关经营规范,体验前置的尝试在早年的零售药店并不多见。不过这一状况正在转变。

  “触网”势在必行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药品零售市场增幅放缓,运营成本提升,零售连锁结盟,多元化趋势明显,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掀起电商热潮,处方药线上销售带来新红利。BAT巨头向医药领域渗透圈地,零售O2O的大潮看涨,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是大趋势,零售O2O将成为中国药店“触网”的新风口。

  对此,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指出,没有实体药店的支持,O2O难以落地,即便下一轮的增长明星可能来自于线上,但主角依然是实体药店。

  众多地市级的零售药店正真实地感受到来自线上的压力,社会环境的改变正从多维度影响零售药店圈的经营。“新医改改变了药店的目标顾客、网络电商改变了药店的生产空间,药店经营成本上涨降低了药店的收益。”特格尔中国药店采购联盟理事长刘丰盛担忧地说。不过,刘丰盛也一再强调,药店电子商务的主力军仍然是门店而不是纯电商,盈利的精髓取决于本地化的经营和服务。

  让经营者们感受到切实压力的,还有医药制造端的改变。专家预言,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消费者可以在制药企业的营销平台上直接下单,产销完全智能化。这是对传统渠道商最大的颠覆。

  长年与上游工业打交道的刘丰盛也有类似预感:一旦工业生产企业直接采取B2C模式,将可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链接消费者。传统实体药店务必未雨绸缪。

  事实上,以产品输出为主、管理输出为辅的特格尔联盟,正面对一个尴尬的市场变化。“以商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未来可能会碰到瓶颈。”在刘丰盛看来,零售药店务必要向“以顾客为中心”方向转变。由联盟牵头打造的APP平台以及计划投资新建的特格尔健康云e网项目,就是这位联盟掌舵人的“触网”尝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