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5年时间对药品制剂国际化迫在眉睫

5年时间对药品制剂国际化迫在眉睫

  3月26日,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组织在制剂国际化方面已有成效的20多家国内企业,举行了一个有关制剂国际化的专题座谈会。从会上了解,目前,国内企业已深切感受到让中国制剂产品走向国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从与会企业的经验来看,通过欧、美等国的质量体系认证仍是一道难关,而且,拿到认证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以仿制、加工见长的国外制药企业已对中国市场摩拳擦掌,他们进入中国市场后,将成为我国药企最为直接、强劲的对手。

 

  5年是关键

 

  协会近期专门成立了国际化工作委员会,专门组织、促进国际化工作。”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进行制剂国际化的调查研究。“不要求太多,有几十家企业能走出去就够了。”于明德仍有深深的担忧,最近,他接连接待了几批嗅觉灵敏、希望来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访团,其中有欧洲第二大的药品加工中心,这家企业有庞大的产能,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而与率先进入我国的辉瑞等研发型企业不同的是,该企业正是以仿制、加工见长的我国企业最为直接、强劲的竞争对手。

 

  虽然我国是仿制药大国,但在中国制剂还鲜有产品走出国门的时候,国际仿制药竞争的战火正越来越逼近家门口。近年来,山德士等仿制药企业已大举进入中国,更有消息称世界最大的仿制药公司梯瓦也在紧锣密鼓地部署进军中国。

 

  当然,呼吁“走出去”并不是鼓动企业一窝蜂地搞国际认证,中国医保商会综合部主任许铭提醒说,企业要根据自身能力采取具体行动,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王飚和北京赛科药业董事长陈宏等也都同意国际化不能过热,企业间要避免产品重复,避免“自己人”相互竞争。

 

  有政策来开路

 

  许铭认为,制剂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单个医药企业的力量就显得太弱,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中国制药”品牌,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胜。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积极支持。但是,现有的招标、退税等政策还未体现出对国内药企的利好。

 

  于明德分析说,制剂国际化最需要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国内,提高制剂的质量保证体系水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事,政府要重视这项工作,把这项工作看成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大事来抓。在招标等相关政策上,质量优先的标准应该体现出对取得国际认证、实现国际销售的企业的倾斜,但现在各个省的很多政策并没有体现这一点,反而罗列了许多专利、销售额排名等与质量无关的指标。于明德还认为,在现行的价格管理体制下,对达到欧盟认证标准的药品,定价应该与欧盟进口的产品价格一致。在出口退税上,应该提高到17%,以支持和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目前,行业内一些现象也令医药企业感到担忧。有企业反映,现在有一些并没有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在招标采购中打着国际认证的旗号浑水摸鱼。广东省的招标政策明确对获得国际认证的企业在质量评分上给予加分,这本是好事,但在最近的评标中,竟然有200多家企业拿出了各种各样的国际认证证书。“有的是非主流市场国家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更有甚者,明明是在某国的销售证明,但因很少有人认识该国文字,这些企业就鱼目混珠。”鉴于此,企业希望能成立一个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帮助招标部门鉴别企业是否真正走入了国际主流市场。


  医药企业普遍认为,只有政府支持、抱团出海才有可能帮助企业抓住最后的时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山东瑞博德制药总经理包琦等多位代表认为,提高中国制剂的品牌力非常重要。走出去的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要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中国制药”的品牌。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