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如何用互联网平台重构医疗体系?

如何用互联网平台重构医疗体系?

  医药网3月10日讯 两会期间,徐亮提交了“关于政府如何从政策上促进互联网医疗发展建议”的提案,“近两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而互联网思维与经济以其低耗、高效、便捷、全覆盖颠覆了传统思维与各个行业布局,但是医疗与养老服务业因其技术的复杂性及支付的准公共性,影响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在他看来,发展互联网医疗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

  ■对话人物

  徐亮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专委会委员,科技部现代服务业总体专家组专家,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原所长,北京同仁医院原副院长,中国眼微循环协会副主委,《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眼科》杂志主编。

  ■讨论

  网上看病靠谱吗?

  影像资料获得是关键

  徐亮:靠不靠谱关键在于影像资料的获得,而且一些专科影像设备造价并不高,很多在几十万元,对基层医院来说也并非不可承受。互联网平台的诊断、会诊(专科与基层医院的会诊、专科跨学科联合会诊等)都比较方便,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效率。一旦出现医疗纠纷,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检测过程及诊疗过程的全程追溯,到底是检测室还是医生诊断的问题,一目了然。检测室不敢作假,诊断环节出问题也清晰可见。

  互联网平台高效整合的关键在基层医院

  新京报:在你看来,基于互联网模式的未来医疗是怎样的?

  徐亮: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效率低、服务满意度低,都是因为没有形成系统构架造成了大医院为中心的局面,仅靠行政疏导是无效的,只有利用互联网的高效整合平台、新医疗模式构筑新的系统。理想的医疗体系应该是以患者为中心,即患者数据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新京报:如何用互联网平台重构医疗体系?

  徐亮:首先,社区医院增加专科影像检测服务,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数据中心,网络的专科医生参与会诊;另外,医生更多地利用网络平台看病。医生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影像及血样检测信息,网络平台还可低成本地实现基层医生与专科医生、不同专科的联合会诊;药物网络竞标配送;大医院为手术等复杂治疗的中心,随着标准化的可穿戴产品的逐步应用,药物治疗的病人将减少;患者主动参与健康管理与治疗,患者可在手机上查到自己的健康档案、不同医院看病连续记录的电子病历,也可多方网络咨询,充分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价值与风险,主动参与治疗决策。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