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APP:用户功能需求“七宗最” |
![]() |
医药网3月18日讯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向医疗领域渗透,大批移动医疗App的企业成长起来。据统计,2014年互联网医疗企业发生的融资案例共计103起,披露融资额141790.09万美元。其中获得融资企业数最多的三个领域是可穿戴设备、医疗服务和移动医疗应用,分别为28、22和19家企业。广泛意义来说,互联网医疗绝大多数领域都需要移动医疗App来作为用户终端,过去做医疗电子产品、药品以及互联网企业,也都正在布局移动医疗App产业。然而,如何在这片未知领域抢占一席之地,开拓者们将面临不少挑战。
根据我国去年公布的移动医疗年报数据来看,目前普通消费者对移动医疗App最大的功能需求是通过查询获得电子医疗病历,其次是预约挂号,随后是用药提醒、健康咨询、远程会诊等,具体情况如下表:
用户功能需求
比例
通过查询,获得电子医疗病历
85.70%
预约挂号
77.10%
用药提醒功能
54.10%
提供健康咨询
34.30%
实现远程会诊
31.40%
能够拥有家庭医生助手
28.60%
提供实时的健康数据
22.90%
此外用户在选择移动医疗应用时,最关注的因素是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分别占比42.9%和24.8%,在这之后是个人所需承担的费用以及服务的快捷性等。具体情况如下表:
普通消费者关注因素
比例
隐私和安全
42.90%
服务的质量
24.80%
所需承担的费用
11.10%
服务的快捷性
10.20%
操作的易用性
5.60%
对移动设备的要求
5.40%
据记者了解到,医护从业人员的需求前三项则是实现医生之间的沟通、通过手机获取病历和实现与患者间的实时交流。具体见下表:
医护从业人员需求功能需求
比例
查阅医疗文献
24.40%
快速收集患者信息
24.40%
诊断决策
26.70%
远程数据处理
26.70%
医院内部管理
27.20%
与患者间的实时交流
28.70%
手机获取病厉
37.80%
医生间的沟通
40.00%
据数据显示,2012年移动医疗常规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到11.3亿元,移动诊断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到2.2亿元,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7亿元。专家预测到2017年,移动医疗常规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将73.4亿元。换句话说,移动医疗健康领域在中国犹如一片蓝海,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将产生重大机遇。移动医疗APP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热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移动医疗前景巨大,但是在行业内依然没有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上手容易赚钱太难,面对巨大的市场,创业者还需理性看待,在目前塑造品牌和积攒用户的阶段下参照其他成型的商业模式都是可行的。
医药网新闻
根据我国去年公布的移动医疗年报数据来看,目前普通消费者对移动医疗App最大的功能需求是通过查询获得电子医疗病历,其次是预约挂号,随后是用药提醒、健康咨询、远程会诊等,具体情况如下表:
用户功能需求
比例
通过查询,获得电子医疗病历
85.70%
预约挂号
77.10%
用药提醒功能
54.10%
提供健康咨询
34.30%
实现远程会诊
31.40%
能够拥有家庭医生助手
28.60%
提供实时的健康数据
22.90%
此外用户在选择移动医疗应用时,最关注的因素是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分别占比42.9%和24.8%,在这之后是个人所需承担的费用以及服务的快捷性等。具体情况如下表:
普通消费者关注因素
比例
隐私和安全
42.90%
服务的质量
24.80%
所需承担的费用
11.10%
服务的快捷性
10.20%
操作的易用性
5.60%
对移动设备的要求
5.40%
据记者了解到,医护从业人员的需求前三项则是实现医生之间的沟通、通过手机获取病历和实现与患者间的实时交流。具体见下表:
医护从业人员需求功能需求
比例
查阅医疗文献
24.40%
快速收集患者信息
24.40%
诊断决策
26.70%
远程数据处理
26.70%
医院内部管理
27.20%
与患者间的实时交流
28.70%
手机获取病厉
37.80%
医生间的沟通
40.00%
据数据显示,2012年移动医疗常规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到11.3亿元,移动诊断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到2.2亿元,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7亿元。专家预测到2017年,移动医疗常规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将73.4亿元。换句话说,移动医疗健康领域在中国犹如一片蓝海,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将产生重大机遇。移动医疗APP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热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移动医疗前景巨大,但是在行业内依然没有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上手容易赚钱太难,面对巨大的市场,创业者还需理性看待,在目前塑造品牌和积攒用户的阶段下参照其他成型的商业模式都是可行的。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国学者连发4篇Cell论文,登上Cell期刊封面 (2025-07-12)
- STTT:重医大/中大团队发现,伊立替康可以破肿瘤乳酸化的局,让肿瘤重新对蒽环类药物敏感! (2025-07-12)
- 复旦×上海交大合作最新Science论文:首次进行小胶质细胞替换临床治疗,成功阻断致命脑疾病进展 (2025-07-12)
- “女娲石”补骨!上海六院牵头国际多中心骨修复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25-07-12)
- 中国药企开始领衔ADC创新 (2025-07-12)
- 臭名昭著的“致癌物”竟摇身一变成为抗癌分子药物?!多项研究:常见于不新鲜坚果、谷物中的黄曲霉素,其天然产物或成为精准抗癌药物 (2025-07-11)
- Nature:古代欧亚大陆病原体时空分布研究有望揭示人类传染病的历史演变 (2025-07-11)
- 医药推销回款减速度:企业资金周转按下快进键 (2025-07-11)
- 《自然》:减重影响真的很大!科学家分析近20万细胞,发现减重可逆转肥胖导致的细胞衰老,但促炎巨噬细胞持续存在,或为反弹原因 (2025-07-11)
- Nature头条: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比人类早10万年掌握“炼油”技术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