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中国式医疗器械销售模式面临转变?

中国式医疗器械销售模式面临转变?

  医药网5月5日讯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巨头西门子公司及其经销商,通过免费提供医疗器材的方式,换取医院在此器材上独家使用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化学试剂,这一行为违反了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涉事医院约1000家。

  但西门子方面称,并不知晓报道中提及的事项。其给21世纪经济报道的回应中称:“上海市工商部门的一个分支机构正在对西门子医疗实验室诊断业务的市场与业务模式进行了解,该模式在全球行业内被普遍采用。与最近媒体报道的情况相反,这一工作并未涉及任何腐败问题,也与任何个人利益无关。”

  5月4日晚间,针对上述报道“工商总局对西门子医疗部门展开商业贿赂调查”一事,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家工商总局没有展开对西门子公司商业贿赂的调查,也没有接受相关媒体的采访。

  但此次西门子被调查的“乌龙”事件,也揭示了一个普遍流行于中国的医疗器械销售模式:供货商为医院免费提供医疗器材(设备),院方承诺采购与该器材相关的试剂或耗材,供货商通过后者的销售收入弥补医疗器材的成本并赚取利润。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这种销售模式并非西门子一家独有。为了占领医院市场,对于一些单价不高、使用频繁的设备,大多数国内厂商或经销商一直在使用这一基本固定的销售模式。

  另一种模式适用于“高值”、大型的医疗设备,业内人士称其为“回扣”模式,由于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采购价格往往高于私立医院和国际通行价格,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推高了检测费用。

  而在形成这两种中国式医疗器械销售模式的过程中,医疗价格制定及监管措施或难辞其咎。

  中小型医疗设备销售模式

  免费提供设备,并依靠试剂、耗材来赚钱的模式,即路透社报道称西门子及其经销商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销售模式,适用于那些单价不高、使用频繁的设备,如血常规、生化等常规血液检测。

  “为了占领医院市场,大多数中小型医疗设备均采用这种销售方式,医院毕竟是强势甲方,即使免费提供设备,也需要打通‘关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疗器材生产商销售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其实,这一销售模式并不分国产和外资。”他补充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的一份国内某医疗设备生产厂商与经销商的合同范本显示,某常规血液检测设备的价格为5万元,检测时需要使用该厂商生产的试剂,经销商每当与医院谈妥时,则需要向生产厂商支付5万元“押金”,待到医院的试剂采购金额达到10万元时,生产厂商就可将“押金”返还给经销商。

  “可以看出,医院免费使用了检测设备,但需要支付试剂费用。”一位医疗器械行业的资深人士解释:“生产厂商和经销商的利润完全来自试剂。”

  在上述案例中,试剂销售额达到10万元并不困难,尤其在二级或以上级别的医院。据悉,该试剂销售给医院的价格为15-18元/支,据此计算,达到10万元销售额只需检测5555-6666次,而北京市公立三甲医院每日门诊量可达到数千乃至上万人次。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