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高级副总裁:GSK开展商业运营新模式 |
![]() |
医药网5月16日讯 “我们已从过去的事件中吸取了教训,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运营模式的方方面面,以避免业务风险,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患者的需求。”GSK艰难的时候或许过去了,而这位2013年来到中国的高级副总裁季海威多年来也终于首次公开场合亮相,并谈及了GSK未来的发展模式。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举行的第27届中国医药[-1.05%资金研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季海威称,GSK将成为业界首家实施这种新运营模式——将医药代表的销售指标与其绩效奖金脱钩的企业。此外,他们也不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支付现金报酬使其在演讲中推荐葛兰素史克的产品。但是,他们将继续致力于赞助高质量的医学教育项目,在此过程中保持教育项目的独立性、不对其具体实施进行干预,从而让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了解医学的最新发展。
据了解,季海威是GSK的高级副总裁,也是中国/香港区处方药及疫苗部总经理。
“我们还将继续全力支持中国政府的医疗改革。”季海威称,在他们看来,目前全球制药业普遍采用的商业运营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迅速变化的社会大众的期望,并且具有内在风险。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的政府意识到了这点,尤其要指出的是,中国政府要求制药企业与医生的互动要在一个“更干净”、更透明的环境中进行。
2013年商业贿赂门后,GSK或许从中国政府的调查中获得了很多重要的经验教训,季海威称在此背景下,按照他们所认为的有利于医疗卫生领域发展的方式,做出了改变。2015年5月1日启动了新的商业运营模式,旨在摒弃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做法。不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支付现金报酬使其在演讲中推荐GSK的产品,同时也改变了评估及奖励医药代表绩效的方式。
“我们已做出承诺,不再将医药代表的销售指标纳入他们的激励方案中,从而使销售业绩和奖金脱钩。葛兰素史克是全球唯一做出此项承诺的制药企业。现在我们向医药代表支付报酬的依据是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传递这些知识的能力。我们希望医药代表将患者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唯一动力。”季海威称,他们还承诺,在推广公司产品时,不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支付现金报酬。葛兰素史克也是全球唯一做出此项承诺的制药企业。与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保持紧密联系并进行交流互动对他们仍至关重要的。但他们希望能同时避免任何潜在的利益冲突(公众普遍的看法是,制药企业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支付报酬,会干扰其处方行为)。
未来,他们将赞助高质量的医学教育项目,在此过程中保持教育项目的独立性,不对其具体实施进行干预,不参与相关教材的编写,不参与选择参加这些教育项目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医药网新闻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举行的第27届中国医药[-1.05%资金研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季海威称,GSK将成为业界首家实施这种新运营模式——将医药代表的销售指标与其绩效奖金脱钩的企业。此外,他们也不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支付现金报酬使其在演讲中推荐葛兰素史克的产品。但是,他们将继续致力于赞助高质量的医学教育项目,在此过程中保持教育项目的独立性、不对其具体实施进行干预,从而让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了解医学的最新发展。
据了解,季海威是GSK的高级副总裁,也是中国/香港区处方药及疫苗部总经理。
“我们还将继续全力支持中国政府的医疗改革。”季海威称,在他们看来,目前全球制药业普遍采用的商业运营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迅速变化的社会大众的期望,并且具有内在风险。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的政府意识到了这点,尤其要指出的是,中国政府要求制药企业与医生的互动要在一个“更干净”、更透明的环境中进行。
2013年商业贿赂门后,GSK或许从中国政府的调查中获得了很多重要的经验教训,季海威称在此背景下,按照他们所认为的有利于医疗卫生领域发展的方式,做出了改变。2015年5月1日启动了新的商业运营模式,旨在摒弃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做法。不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支付现金报酬使其在演讲中推荐GSK的产品,同时也改变了评估及奖励医药代表绩效的方式。
“我们已做出承诺,不再将医药代表的销售指标纳入他们的激励方案中,从而使销售业绩和奖金脱钩。葛兰素史克是全球唯一做出此项承诺的制药企业。现在我们向医药代表支付报酬的依据是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传递这些知识的能力。我们希望医药代表将患者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唯一动力。”季海威称,他们还承诺,在推广公司产品时,不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支付现金报酬。葛兰素史克也是全球唯一做出此项承诺的制药企业。与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保持紧密联系并进行交流互动对他们仍至关重要的。但他们希望能同时避免任何潜在的利益冲突(公众普遍的看法是,制药企业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支付报酬,会干扰其处方行为)。
未来,他们将赞助高质量的医学教育项目,在此过程中保持教育项目的独立性,不对其具体实施进行干预,不参与相关教材的编写,不参与选择参加这些教育项目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国学者连发4篇Cell论文,登上Cell期刊封面 (2025-07-12)
- STTT:重医大/中大团队发现,伊立替康可以破肿瘤乳酸化的局,让肿瘤重新对蒽环类药物敏感! (2025-07-12)
- 复旦×上海交大合作最新Science论文:首次进行小胶质细胞替换临床治疗,成功阻断致命脑疾病进展 (2025-07-12)
- “女娲石”补骨!上海六院牵头国际多中心骨修复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25-07-12)
- 中国药企开始领衔ADC创新 (2025-07-12)
- 臭名昭著的“致癌物”竟摇身一变成为抗癌分子药物?!多项研究:常见于不新鲜坚果、谷物中的黄曲霉素,其天然产物或成为精准抗癌药物 (2025-07-11)
- Nature:古代欧亚大陆病原体时空分布研究有望揭示人类传染病的历史演变 (2025-07-11)
- 医药推销回款减速度:企业资金周转按下快进键 (2025-07-11)
- 《自然》:减重影响真的很大!科学家分析近20万细胞,发现减重可逆转肥胖导致的细胞衰老,但促炎巨噬细胞持续存在,或为反弹原因 (2025-07-11)
- Nature头条: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比人类早10万年掌握“炼油”技术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