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械标准望标准统一

医械标准望标准统一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正式挂牌成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的研究,这意味着我国医疗器械标准研究工作转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实现了对全国现有22个医疗器械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统一管理。

   

   新揭牌的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承担医疗器械标准拟定的相关事务性工作,受SFDA委托,组织相关医疗器械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开展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研究,提出医疗器械标准工作政策及标准项目规划建议;承担医疗器械命名、分类和编码的技术研究工作等事项。

   

  分析人士认为,长期以来,标准化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SFDA此次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医疗器械标准的研究,也说明了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产业提升助推器

   

  到目前为止,我国医疗器械国家标准已有180项,行业标准共有727项,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尽管如此,医疗器械标准的更新速度仍然很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浙江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许培铨说到,他对标准更新提速期盼已久,这次管理中心揭牌是一个好的开始。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飞速发展,进出口总值逐年增长。2009年,我国医疗器械类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83.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9%。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医疗器械技术壁垒也逐步成为影响我国医疗器械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医疗器械标准研究势在必行。

   

  对此,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必战也表示:“新医改催热了基层医疗市场对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可是,由于部分标准的‘老龄化’,目前良莠不齐的医疗器械产品充斥市场。低水平的产品通过低价竞争,使优质企业陷入价格战中难以抽身,高技术标准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现在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希望今后能成为标准更新的助推器,把企业竞争引到科技上来。”

   

  国内不少企业都面临着一种尴尬与无奈:新产品研发出来了,由于相关标准滞后,主管部门缺乏审批依据,在新产品注册审批时非常谨慎、甚至保守。归根到底,是标准的缺失使很多好产品被动地等时间,结果却坐失了市场。
 
     期盼标准统一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不断扩容,它不仅吸引了国内企业,同时也让外资巨头虎视眈眈,在这场机会并不均等的盛宴中,国内企业要安身立命,就必须进行自我升级。

   

  如何升级?胡军飞毫不遮掩自己的担心:当前很多企业还不具备提升的条件。国内的标准与国际上的标准相差较大,再加上学校教育过程中产学研严重脱节,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化建设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学习和探索。“尤其是医疗器械产品在研发阶段就融入标准化指标设计方案的不多,而这恰恰又是必须的。”

   

  “由于各省的差异性比较大,对标准的理解程度、执行力等方面各有不同,标准管理中心成立后,将进入实操阶段,建议更加深入地调研企业和临床需要,广泛征求意见。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时不我待。”胡军飞说。

   

  据了解,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将完成89项医疗器械标准修订工作,同时在原有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医疗器械企业的准入门槛,重点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的检测能力,加大对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