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惊人利益致假药屡打不绝

惊人利益致假药屡打不绝

  淀粉、糊精摇身一变成为包治百病的“神药”,成本仅一元左右,售价却高达数十元。“如果假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那还算不错,因为吃了这样的假药顶多是没有效果,大不了贻误病情。真正可恨的是那些非法添加其他化学物质的造假者,那样的假药不仅没有治疗作用,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市场上的假药主要有以下三种,在大连从事多年药品销售的业内人士赵军告诉记者,首先是“稀释”型假药,即将真药分拆,混以淀粉或其他成分物质,再重新包装,如此一来,一份真药变成了多份假药。其次是一点药物成分也没有,“完全使用淀粉,或糊精制作。”

 

  从药监部门了解到,目前确有很多假药中添加了其他的成分,比如向抗风湿类药品中添加强的松、双氯灭痛等激素类成分。由于这些激素类成分的作用,患者在服用这些假药后短时间内症状趋势能够得到缓解,但长期服用会造成药源性疾病及激素类的副作用。

 

  还有些假药生产者降糖药中添加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药物成分,持续服用,不但会耽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间,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肾衰、心衰以及循环系统衰竭。此外,还有些执法过程中查获的假药“根本就不知道添加了哪些物质。”药监人员表示,检测时,有时在这些假药中根本检测不出任何药物成分。

 

  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稽查处副处长邓晓健介绍,目前市场上的药物造假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仿冒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药品依然比较突出,仅凭肉眼很难识别出真伪;二是盗用合法生产企业名称或合法批准文号;三是杜撰药品生产企业名称以瞒天过海。

 

  惊人的利益是假药打而不绝的主要原因。赵军说,一种药物从地区总经销的进货价到最终市场上的零售价,至少要翻三四倍。“合法药品销售环节存在层层‘扒皮’的现象,可见其利润空间之大。你说真药尚且如此,那没有任何成本,且又省掉很多‘扒皮’环节的假药,利润空间该有多大呢?”

 

  这些假药是如何流入市场的呢?赵军说,根据规定,批发、代理机构销售药品时,必须持有国家相关机构出具的手续,而药店进购药品,也都要出具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在利益的趋势下,个别药房对进货渠道要求不严格,管理上也不是很规范,给了个别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那些售卖假药的药房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了解,赵军说,“常年与药物打交道,哪些药物多少钱他们心里肯定有数,如果某种药价格过低,那里面肯定有问题。只是在利益面前,他们不愿意深究罢了。”

 

  从药监部门了解到,大连目前查获的假药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单体药房和个体诊所,主要是这些药品经营、使用单位为降低药品成本,不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对供货方提供的药品质量档案没有进行认真核实,客观上为假药流入市场创造了条件。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市民,购药过程中,应对产品的名称、包装、说明书、标示的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以及生产厂家进行仔细检查,务必索要正规的销售凭证。警惕打着免费讲课、赠品、义诊的招牌,实际推销假药的骗局,也不要相信非法广告而邮购药品,或在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互联网站上购买药品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