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国药控股拟落子南京

国药控股拟落子南京

  有消息称,国内最大的医药分销企业国药控股,已和南京市政府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有业内人士表示,国药控股将并购目光投向了南京医药母公司南药集团,一旦合作成功,国控将重组南京医药。

 

  国控重组南京医药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作为医药行业的大型央企,国药集团一向乐于“打政府牌”,通过与地方政府缔结合作协议,以加大对当地的投资换取优先布局该市场--其通过与南京市政府的框架性协议,有意重组南京医药并不奇怪;而南京市政府“傍央企”也有可能,据有关业内人士透露,南京医药集团因多名高层曾为南京市政府官员,“善于顾全大局”,但从目前来看,双方似乎并未达成一致。

 

  资料显示,南京医药2009年销售规模135亿元,公司市场网络覆盖苏、皖、闽、豫、鲁、浙、沪等地,俨然成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一方诸侯。业内人士指出,南药集团资产复杂,且南京医药完全有能力自身发展壮大,国控要实现对南京医药股份实质意义上的重组还比较困难。

 

  不管是不是南京医药,显然国控已经选择了在南京扩充势力。业内人士指出,国控最大的优势在于全国市场较为完善的分销网络和布局,其重点区域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但就长三角而言,国控实力尚属薄弱,尤其是面对新上药这位强劲的竞争对手。


  数据显示,在华东一带,新上药取得了16%市场份额,区位优势明显,而华东市场占中国医药消费市场40%。而在新上药重组成功之后,新上药通过数起并购,拓宽其在国内分销渠道;3月25日,新上药与福建省华侨实业集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重组福建省医药公司。至此,新上药完成了对华东市场的全面布局。

 

  而就国控而言,其管理总部虽然设在上海,此前也有上海分公司,但上海国控于几年前被撤,并入国控的销售事业部;国控虽然在江苏有苏州、扬州两家公司,但实力有限。

 

  南京当地人士分析,如果国控没有选择南京医药,也就不太可能选择同属南药集团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金陵药业,像南京国盛、省实业、省医药、长江医药等有一定竞争力的中型商业公司都有可能是国控的并购对象。其中,政府资源、网络资源、药店终端资源、团队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在南京还算不错的南京国盛,成为最大可能。


  业内人士指出,在行业兼并重组加快过程中,大型企业将重新排序,产业结构也将发生相应变化。

 

  他认为,未来医药商业将出现四种格局:像国控、上药获得政府支持的大型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一些在地方尤其是地市一级具有一定终端优势的中小商业企业将成为被兼并对象;有一定实力且想做大的商业企业则抱团取暖;而那些拿不到配送权但在医院终端有很好人脉的小商业公司,则可帮助大公司做终端推广。

 

  近几年来,中国医药商业前三座次基本上保持为国药控股、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有数据显示,2009年国药控股销售额达446亿元;整合后的“新上药”则有望达到300亿元;九州通实现销售额220亿元。而在2008年排名中,南京医药、广州医药、北京医药、重庆医药股份均位列前十。

 

  不难看出,在医药商业巨头系列当中,民营出身的九州通处于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窘境当中。众所周知,九州通以快批起家,其终端客户多为小批发商、零售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型医疗机构尚未建立牢固关系;因其出身,也决定了其难以与政府相关部门牵手。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九州通目前要重点突破两点,一是建现代医药物流,二是加快医院终端的建设。据悉,九州通已于去年年底成立了医院开发部,开始探索进医院渠道。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