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药品招商代理模式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药品招商代理模式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医药网7月8日讯 

   [背景]过票受阻 销售淡化

  全国有近4800家药品生产企业,其中85%的企业采用招商代理方式实现销售,即将药品利润空间的大部分让利,全部或部分销售权限委托给代理商。这种模式在药界大行其道近20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为实现“以最低成本快速占领市场”发挥巨大作用。但随着近年医药政策变化,招商代理模式遇到极大挑战。

  首先,药品价格不断下行,成为招商代理“让利”的阻碍。空间被压缩,自然不能满足代理商和客户对利润的需求,利润降低对下游客户的积极性有所影响,势必要压缩费用,甚至压缩中间环节。

  其次,国家各项财税政策变化,维持招商代理日常运转的“过票”行为遭遇巨大的政策风险,加上药监、工商等职能部门监管,整个“招商-代理-销售”的资金循环面临空前压力。发票、资金、货物等要素,只要有一环受阻,就会环环受到牵制,整个经营盘面可能崩溃。

  再有,随着招标、医保支付改革等核心政策调整,药品采购、定价、销售方式发生深远变化。药品在招标过程中走完了过去大部分市场准入和采购销售的流程,带量采购、量价挂钩的采购方式一旦发生,则意味着一段时期内的药品交易完成,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机构与机构的谈判交易方式,淡化了点对点的销售作用。

   [分析]处方药销售趋势

  既然无利可让、过票受阻、销售淡化,那么,依赖代理商网络来实现销售的招商模式是不是也行将就木了?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先来分析整个医药销售链条及其发挥的职能。

  底价代理:过票公司隐秘

  在底价模式下,厂家拥有产品资源,仅承担产品的生产职能,产品出厂后进入流通领域几乎将后续的几个环节外包:配送由商业配送公司负责,承担货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职能;销售由代理商完成,负责代理区域内的招标、物价、医保等政府事务,以及医院开发、推广上量等重要职能。

  除了以上三大环节,过票公司在医药生态圈中处于隐秘状态下不可或缺的一环,替厂家及代理商完成发票高开及现金回笼的重要职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