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歌猛进的背后 |
![]() |
生物医药产业是近年来成长性最好、发展最为活跃的经济领域之一。为此,全国各地均在大力推进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星星之火”正在中国大地上呈现燎原之势。然而,在各地生物医药产业高歌猛进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隐忧,专家指出根治生物医药产业“弱小症”须对症下药。
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已近2000亿元,总量规模约占全国的11.5%,形成了苏州、南京、泰州、连云港等一批医药研发的重要基地。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表示,创造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根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到2012年底,该市将初步建成国内生物医药的创新产品制造中心、商业中心和研发中心;生物医药行业经济总量达2000亿元;此外,上海市还要扶持100家年产值超过2亿元的创新型企业,打造100个销售额超过亿元、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
北京市为实现未来3年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规模上千亿元的目标,近日启动了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即G20工程。通过对17家规模企业和6家潜力企业的扶持,积蓄产业发展能量,增强产业竞争力。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安道昌表示,“生物医药产业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将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医药产业以其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三高”特点,成为全球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焦点,也是我国近期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经过10余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建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提升了药物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初步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专业化新药研发队伍,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尽管目前生物医药产业高歌猛进,但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其向高、精、尖方向挺进,突出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弱和核心优势企业少两个方面的“弱小症”。
1.自主创新能力弱
生物医药行业作为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效的研发创新能力是其发展的命脉,由此,在药物研发中居主体地位的企业的高额研发投入就显得尤其重要。
由于缺少大型核心企业和相关投融资渠道,我国生物医药研发投入资金不足,导致难以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目前,我国的化学药和生物技术药以仿制为主,单元技术与国际相比尚存一定差距,中药制剂工艺水平质量标准及研究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统计表明,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本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中,只有6类9种21个不同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均为仿制。
2.核心优势企业少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制药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巨型生物医药企业不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国际竞争能力弱,在综合实力上处于世界第二阵营前列。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