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市场分析:本土产品担纲 |
![]() |
医药网10月8日讯 从国内整体市场情况来看,随着EPO生产厂家增多,价格不断下降,导致增量不增价,因此,EPO市场高峰还远没有达到。但从总体上看,我国EPO市场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来源:医药经济报 2015-10-08 09:24促红细胞生成素 全球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市场销售额2006年达到顶峰后逐年下降,国际市场寡头垄断,2013年全球EPO市场中,安进(Amgen)公司以38.6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近56%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在国内,国产EPO以明显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了国内医院90%的市场,本土产品垄断国内市场。
巨大的需求
EPO是体内红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维持外周循环红细胞数量正常的最主要的造血生长因子。EPO是由美国安进生物工程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开发上市的一只重组基因蛋白质类药品,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贫血症,对肾衰竭病人长期接受洗肾后引起的贫血症状尤为有效。
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逐年增高,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慢性肾脏病总患病率为10.8%,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约为1.2亿,其中肾性贫血是影响CKD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并发症;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化疗仍为目前肿瘤治疗的最重要手段,约50%的化疗患者会出现贫血。
近年来,国内慢性肾病患者和癌症患者众多,这些都是EPO的潜在使用者。在我国,EPO尚未列入全国医保报销药品范围,从而限制了此药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增长速度。如果未来将EPO纳入全国医保报销目录,我国EPO市场将会迎来快速增长,同时也将为EPO市场带来质的飞跃。
从飞跃到缓降
安进公司自1989年上市第一个rhEPO产品以来,EPO药物就因其良好的抗贫血效果而迅速成长。1990年,初入市场的EPO在全球只拿到2亿美元年销售额。但时隔14年后,其在2004年全球总销售额已达到惊人的119亿美元,销售额增长了60倍,并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只销售额突破百亿美元的生物工程药品。2006年,全球EPO药品销售额达到峰值126亿美元,成为当时最成功的基因工程生物制品。
由于全球仿制药的竞争,以及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EPO市场规模缓慢降到2013年的69亿美元。虽然2004年EPO已经失去专利保护,但其年销售额始终维持在百亿美元以上,即使到了2012年,其仍在全球100只畅销药物中位列前10名。由此可见,该产品具有非常强劲的生命力,同时也创造了生物工程药品不老的神话,这在世界畅销药物中并不多见。但在全球EPO市场2006年达到销售顶峰之后,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
全球市场安进稳居头名
在全球EPO市场中,2013年,Amgen公司的产品以38.6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56.0%的市场份额,处于市场绝对领先地位,其短效产品Epogen虽已上市20多年,但销售额仍达到19.5亿美元,占28.3%份额,成为该单品销售第一的药品;紧随其后的是其长效产品Aranesp,销售额为19.1亿美元,占27.7%,Amgen公司两个产品几乎旗鼓相当;位居第三的是强生子公司Ortho Biotech的产品Procrit,销售额为13.6亿美元,市场份额约为20%。2013年市场表现增长较为突出的是Roche公司的聚乙二醇倍他依泊汀(Mircera),在其它产品市场逐年萎缩的情况下,该产品较去年增长10.7%。
本土产品垄断国内市场
从国内EPO市场发展来看,主要以本土产品为主。目前国内EPO主要品牌有沈阳三生制药的“益比奥”、华北制药金坦的“济脉饮”、上海麒麟鲲鹏药业的“利血宝”、上海凯茂生物医药的“怡宝”、哈药集团生物的“雪达升”。其中,沈阳三生制药的“益比奥”是国产品牌中的佼佼者,占据近七成份额。
从2005~2014年整体销售趋势来看:2005~2012年,国内EPO产品销售额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2012~2014年市场处于平稳增长期。2005~2014年,EPO年复合增长率为12.6%,用药金额从2005年的1.2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3.6亿元,整体市场增长近3倍。
从国内整体市场情况来看,随着EPO生产厂家增多,价格不断下降,导致增量不增价,因此,EPO市场高峰还远没有达到。但从总体上看,我国EPO市场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医药网新闻
来源:医药经济报 2015-10-08 09:24促红细胞生成素 全球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市场销售额2006年达到顶峰后逐年下降,国际市场寡头垄断,2013年全球EPO市场中,安进(Amgen)公司以38.6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近56%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在国内,国产EPO以明显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了国内医院90%的市场,本土产品垄断国内市场。
巨大的需求
EPO是体内红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维持外周循环红细胞数量正常的最主要的造血生长因子。EPO是由美国安进生物工程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开发上市的一只重组基因蛋白质类药品,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贫血症,对肾衰竭病人长期接受洗肾后引起的贫血症状尤为有效。
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逐年增高,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慢性肾脏病总患病率为10.8%,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约为1.2亿,其中肾性贫血是影响CKD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并发症;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化疗仍为目前肿瘤治疗的最重要手段,约50%的化疗患者会出现贫血。
近年来,国内慢性肾病患者和癌症患者众多,这些都是EPO的潜在使用者。在我国,EPO尚未列入全国医保报销药品范围,从而限制了此药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增长速度。如果未来将EPO纳入全国医保报销目录,我国EPO市场将会迎来快速增长,同时也将为EPO市场带来质的飞跃。
从飞跃到缓降
安进公司自1989年上市第一个rhEPO产品以来,EPO药物就因其良好的抗贫血效果而迅速成长。1990年,初入市场的EPO在全球只拿到2亿美元年销售额。但时隔14年后,其在2004年全球总销售额已达到惊人的119亿美元,销售额增长了60倍,并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只销售额突破百亿美元的生物工程药品。2006年,全球EPO药品销售额达到峰值126亿美元,成为当时最成功的基因工程生物制品。
由于全球仿制药的竞争,以及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EPO市场规模缓慢降到2013年的69亿美元。虽然2004年EPO已经失去专利保护,但其年销售额始终维持在百亿美元以上,即使到了2012年,其仍在全球100只畅销药物中位列前10名。由此可见,该产品具有非常强劲的生命力,同时也创造了生物工程药品不老的神话,这在世界畅销药物中并不多见。但在全球EPO市场2006年达到销售顶峰之后,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
全球市场安进稳居头名
在全球EPO市场中,2013年,Amgen公司的产品以38.6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56.0%的市场份额,处于市场绝对领先地位,其短效产品Epogen虽已上市20多年,但销售额仍达到19.5亿美元,占28.3%份额,成为该单品销售第一的药品;紧随其后的是其长效产品Aranesp,销售额为19.1亿美元,占27.7%,Amgen公司两个产品几乎旗鼓相当;位居第三的是强生子公司Ortho Biotech的产品Procrit,销售额为13.6亿美元,市场份额约为20%。2013年市场表现增长较为突出的是Roche公司的聚乙二醇倍他依泊汀(Mircera),在其它产品市场逐年萎缩的情况下,该产品较去年增长10.7%。
本土产品垄断国内市场
从国内EPO市场发展来看,主要以本土产品为主。目前国内EPO主要品牌有沈阳三生制药的“益比奥”、华北制药金坦的“济脉饮”、上海麒麟鲲鹏药业的“利血宝”、上海凯茂生物医药的“怡宝”、哈药集团生物的“雪达升”。其中,沈阳三生制药的“益比奥”是国产品牌中的佼佼者,占据近七成份额。
从2005~2014年整体销售趋势来看:2005~2012年,国内EPO产品销售额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2012~2014年市场处于平稳增长期。2005~2014年,EPO年复合增长率为12.6%,用药金额从2005年的1.2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3.6亿元,整体市场增长近3倍。
从国内整体市场情况来看,随着EPO生产厂家增多,价格不断下降,导致增量不增价,因此,EPO市场高峰还远没有达到。但从总体上看,我国EPO市场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