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风控才有零售转型升级 |
![]() |
医药网10月19日讯 近日,上海市发布《药品零售企业不良经营行为记分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在10月8日前公开征求意见。上海市年初对餐饮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效仿驾驶证施行记分管理,现将其推广到药品零售领域。据悉,零售药店不良经营行为的累计记分,每项按不同程度记分,分值作为监管部门分级管理、行政处罚裁量的依据。累计记分达到或超过12分的药店将被从重处罚。
10月1日起,东莞市引入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全市所有药品经营单位戴上“紧箍咒”,信用等级分为守信、警示、失信、严重失信四级。此外,北京、广东等地都在探索相关的规范举措。
“零售药店是向社会提供药品和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之一,抓住药店的规范化管理,就抓住了药品质量安全和高标准服务的关键。”河北石家庄新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生荣对此的理解是,若社会诚信体系逐渐完善,医药供销链就会回到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提高企业风控能力
《办法》规定,药品零售企业不良经营行为未达到立案标准的,记分办法将被记入药品行政检查系统,并纳入企业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可作信用等级降级处理。监管部门将加大对这类企业的检查频次。
上海的具体想法是:对存在伪造处方、提供虚假资料的;企业不能全面控制药品进、销、存经营质量管理的;单体药店法人、连锁门店质量负责人不具备执业药师资格的;发票不规范或是处方药采用开架自选的方式陈列等行为都将被记分,包括营业场所的违法宣传都将被严查。
对此,零售资深专家刘裕告诉记者,“尽管药店都在努力通过GSP认证,但部分药店管理制度仍形同虚设,并没有严格按制度执行。如部分从业人员缺乏经营药品基础知识、无证上岗;药品分类混标,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甚至有部分药店超剂量销售处方药,且药品购销记录不完整等。”
他直言,有些药店为了赚钱,还存在违法经营行为。更令人担心的是,这样的行为常常被忽视,规范零售企业经营行为迫在眉睫。
据悉,北京市日前也将建立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按药店类型和风险级别,综合考虑药店违规情况、药店药学技术人员配置情况、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药学服务能力等因素对药店进行分级分类。
有市场人士坦言,“北京的政策更严格。对分级分类级别较低的药店将加大监管检查和抽检频次;对风险级别较高的药店将限制其经营处方药等高风险类别的药品。这些举措不但落实了企业的质量负责人、执业药师和药师的责任,也帮助企业不断规范执业行为,从而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提升药学服务水平。规范企业行为就是要强化其质量责任意识,提高其风险控制能力。”
很明显,进入互联网电商时代,零售药店不只是一种“变大之后变强”逻辑的简单复制,还因为“变强”对中国零售业转型升级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
补短板破“堰塞湖”
规范行为只是手段,更深层次的是,零售药店承接医疗机构药事服务是破解医改难题的关键,若能承接,通过医药分开的市场驱使,药店的药师专业能力提升动力必然增强,在提高专业服务等方面能“四两拨千斤”。
值得重视的是,零售端诸节点现有不少“堰塞湖”待破。
从采访的结果来看,不少企业反映,按时限,国家要求所有的药品批零企业须全部入网,对所经营的药品见码必扫。但据了解,不少基层零售药店的电子监管系统使用率很低,扫描的品种数量非常少。
“药品的电子记录从流通企业到药店再到医疗机构,信息经常中断。”前述专家说,不少企业采用半自动化的赋码形式,全部赋码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带来负担。这也是为何目前零售企业入网数量偏少的原因。随着后期的入网改造及核注核销等政策的推进,零售业可能会面临挑战。”
在零售药店药品品类销售增速TOP10中,除糖尿病用药外,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及补益养生类品种的增速均快于同期药店的总增速。那么,零售药店的服务能力是否接得住?
“今后药店运营要做减法,标准化操作。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社区经济的发展,类似于美国‘一分钟诊所’这样的运营模式将会越来越受欢迎。品类、价格是重要竞争要素,未来医院药房退出市场后,药店应加强对医院周边的布局,线上瞄准慢性病用药需求,打通壁垒以O2O闭环奠定价值基础。”刘裕建议。
此外,药店获取医保报销资格的难度下降,但政策层面对单体药店药品储存条件、计算机信息及执业药师的配备,对药品购销渠道、仓储温湿度控制、票据管理等都提出更高要求。
郭生荣坦言,“短期内行业会面临阵痛,但长远将是好事。在互联网下企业应不断融合,打破关键节点,形成同业、会员联盟,共同做大市场。”
医药网新闻
10月1日起,东莞市引入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全市所有药品经营单位戴上“紧箍咒”,信用等级分为守信、警示、失信、严重失信四级。此外,北京、广东等地都在探索相关的规范举措。
“零售药店是向社会提供药品和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之一,抓住药店的规范化管理,就抓住了药品质量安全和高标准服务的关键。”河北石家庄新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生荣对此的理解是,若社会诚信体系逐渐完善,医药供销链就会回到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提高企业风控能力
《办法》规定,药品零售企业不良经营行为未达到立案标准的,记分办法将被记入药品行政检查系统,并纳入企业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可作信用等级降级处理。监管部门将加大对这类企业的检查频次。
上海的具体想法是:对存在伪造处方、提供虚假资料的;企业不能全面控制药品进、销、存经营质量管理的;单体药店法人、连锁门店质量负责人不具备执业药师资格的;发票不规范或是处方药采用开架自选的方式陈列等行为都将被记分,包括营业场所的违法宣传都将被严查。
对此,零售资深专家刘裕告诉记者,“尽管药店都在努力通过GSP认证,但部分药店管理制度仍形同虚设,并没有严格按制度执行。如部分从业人员缺乏经营药品基础知识、无证上岗;药品分类混标,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甚至有部分药店超剂量销售处方药,且药品购销记录不完整等。”
他直言,有些药店为了赚钱,还存在违法经营行为。更令人担心的是,这样的行为常常被忽视,规范零售企业经营行为迫在眉睫。
据悉,北京市日前也将建立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按药店类型和风险级别,综合考虑药店违规情况、药店药学技术人员配置情况、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药学服务能力等因素对药店进行分级分类。
有市场人士坦言,“北京的政策更严格。对分级分类级别较低的药店将加大监管检查和抽检频次;对风险级别较高的药店将限制其经营处方药等高风险类别的药品。这些举措不但落实了企业的质量负责人、执业药师和药师的责任,也帮助企业不断规范执业行为,从而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提升药学服务水平。规范企业行为就是要强化其质量责任意识,提高其风险控制能力。”
很明显,进入互联网电商时代,零售药店不只是一种“变大之后变强”逻辑的简单复制,还因为“变强”对中国零售业转型升级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
补短板破“堰塞湖”
规范行为只是手段,更深层次的是,零售药店承接医疗机构药事服务是破解医改难题的关键,若能承接,通过医药分开的市场驱使,药店的药师专业能力提升动力必然增强,在提高专业服务等方面能“四两拨千斤”。
值得重视的是,零售端诸节点现有不少“堰塞湖”待破。
从采访的结果来看,不少企业反映,按时限,国家要求所有的药品批零企业须全部入网,对所经营的药品见码必扫。但据了解,不少基层零售药店的电子监管系统使用率很低,扫描的品种数量非常少。
“药品的电子记录从流通企业到药店再到医疗机构,信息经常中断。”前述专家说,不少企业采用半自动化的赋码形式,全部赋码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带来负担。这也是为何目前零售企业入网数量偏少的原因。随着后期的入网改造及核注核销等政策的推进,零售业可能会面临挑战。”
在零售药店药品品类销售增速TOP10中,除糖尿病用药外,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及补益养生类品种的增速均快于同期药店的总增速。那么,零售药店的服务能力是否接得住?
“今后药店运营要做减法,标准化操作。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社区经济的发展,类似于美国‘一分钟诊所’这样的运营模式将会越来越受欢迎。品类、价格是重要竞争要素,未来医院药房退出市场后,药店应加强对医院周边的布局,线上瞄准慢性病用药需求,打通壁垒以O2O闭环奠定价值基础。”刘裕建议。
此外,药店获取医保报销资格的难度下降,但政策层面对单体药店药品储存条件、计算机信息及执业药师的配备,对药品购销渠道、仓储温湿度控制、票据管理等都提出更高要求。
郭生荣坦言,“短期内行业会面临阵痛,但长远将是好事。在互联网下企业应不断融合,打破关键节点,形成同业、会员联盟,共同做大市场。”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国学者连发4篇Cell论文,登上Cell期刊封面 (2025-07-12)
- STTT:重医大/中大团队发现,伊立替康可以破肿瘤乳酸化的局,让肿瘤重新对蒽环类药物敏感! (2025-07-12)
- 复旦×上海交大合作最新Science论文:首次进行小胶质细胞替换临床治疗,成功阻断致命脑疾病进展 (2025-07-12)
- “女娲石”补骨!上海六院牵头国际多中心骨修复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25-07-12)
- 中国药企开始领衔ADC创新 (2025-07-12)
- 臭名昭著的“致癌物”竟摇身一变成为抗癌分子药物?!多项研究:常见于不新鲜坚果、谷物中的黄曲霉素,其天然产物或成为精准抗癌药物 (2025-07-11)
- Nature:古代欧亚大陆病原体时空分布研究有望揭示人类传染病的历史演变 (2025-07-11)
- 医药推销回款减速度:企业资金周转按下快进键 (2025-07-11)
- 《自然》:减重影响真的很大!科学家分析近20万细胞,发现减重可逆转肥胖导致的细胞衰老,但促炎巨噬细胞持续存在,或为反弹原因 (2025-07-11)
- Nature头条: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比人类早10万年掌握“炼油”技术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