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盲目迎合资本 送药O2O脱节刚需

盲目迎合资本 送药O2O脱节刚需

  医药网10月23日讯 送药O2O借互联网医疗和O2O的东风得以发展,却陷入了伪需求的困境。北京商报记者体验发现,送药O2O所售商品多为创可贴、花露水等非急用产品,进入外卖平台后,药品无使用说明,不能电话咨询。在业内看来,送药是整个互联网医疗的一环,但为了获得融资,平台出售低价、非刚需商品,导致订单量虚高,未能解决实际问题。

  送药上门在2014年底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在药店普遍下滑、寻求出路之际得以兴起和壮大。在生活服务业O2O成为资本最热的领域时,送药O2O也纷纷拿到融资,并迅速扩展市场。然而,资本寒潮让企业融资变得困难,为了让平台继续运转,送药O2O在数据上耍了小聪明,实则陷入了伪需求的困境。

  包括药给力、叮当快药等多家送药O2O选择接入外卖平台获取流量。百度外卖、美团外卖开辟相应板块,饿了么也与送药O2O达成合作。北京商报记者体验发现,送药O2O所售药品中急需药品比例并不高,而创可贴、花露水、西瓜霜含片等普通商品却成为主流。在业内看来,此类产品价格较低,免收配送费,且保质期较长,消费者会因价格优惠选择购买,这可以为平台带来大量订单。据了解,多个送药O2O推出过类似“0.1元创可贴送上门”的活动。“事实上,药品是低频次的刚需商品,送药O2O解决的是急需用药却不方便购买的问题,通过普通商品刷起的订单量毫无意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送药O2O负责人表示。

  送药O2O接入外卖平台可获取更多流量,这让企业在与投资人谈判时能够拿出一份漂亮的数据。然而,外卖平台上的送药O2O难称规范。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在药品详情页面没有药品说明,也不提供药师咨询。《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九条要求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网站所登载的药品信息必须科学、准确。北京市食药监局热线负责人表示,药品信息展示并无更明确的要求,但在消费者看来,仅提供药品却不告知使用说明,难以让消费者放心。

  事实上,送药O2O的畸形发展是为了迎合投资方。上述负责人透露,投资人看中企业的订单量和市场覆盖范围,企业为达到要求,会通过促销、减免的手段吸引消费者。但药品与普通商品不同,并不受价格导向,平台的专业程度、药品的丰富程度和配送速度是决定因素。企业往往为追求订单而跑偏,陷入伪需求的困境。在资本寒冬期,企业也将向正轨修正,但高昂的成本让企业举步维艰。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