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普遍感到“日子难过”,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
![]() |
医药网6月28日讯 日前,微信朋友圈传播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94号文一出,药品监管部门对“人货票同行”加强管理,结果导致终端价格上涨,“百姓很受伤”。这个野生逻辑实在感人,把监管部门拨乱反正、规范市场行为的努力以“价格上涨”的表面现象为挡箭牌一股脑给否定了。其实质是企图以微小的价格空间为甜头来绑架民意,为某些习惯了违规操作的既得利益者维系生存空间,其主张当然无法得到主流意见的支持。
而近日21世纪药店报对于《零售药店:步入最难熬的阵痛期?》的报道,也可以看到有些药店同行存在类似的思维。他们对于处方药管理不反思自律、创新经营,仍然寄希望于“讲条件、找借口、求松绑”。
老话都讲“是药三分毒”,须知处方药之所以要医生、药师把关,正是因为其功能主治、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并非普通人能简单掌握,特别是慢病用药,并不因为其“日常服用”,就可以想当然地觉得安全性有了保障:一方面有的药品本身就有副作用,如调脂常用的他汀类药品可能溶肌、损伤肾功能,要在顾客购买时提醒其密切留意各种不良反应端倪;另一方面慢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往往身患多种疾病并同时服用多种药品,如果不加指导很容易出现药品的协同(增效)、相加(增加)、拮抗(减效)等作用,可能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还可能发生一些异常反应,加重病情。此外,一些药品常常有新近医学研究成果发表,如加替沙星因副作用大而撤市等……所有这些,无不警示着药品零售从业人员:药品销售绝不等同于普通日用品,特别是处方药一定要慎重对待。
实际上按报道中所述,西安市食药监局已充分考虑到药店经营处方药的不易,针对慢病用药采取了灵活的措施,不要求每单都要出示处方,而代之以建档。但对此便民之举,普通百姓有所不理解还在情理之中,如果业内同仁也视之为畏途就实在不应该了。笔者认为,最佳的解决办法不是推说老百姓嫌麻烦而指望监管部门“放口子”,而应该通过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共同行动,动员媒体参与、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说明处方药不能随便销售的原因、培养顾客接受药学服务的意识。相信顾客在全面了解处方药须由医生开方、药师调剂的必要性后,一定会欣然接受的。
至于当前药店业普遍感到“日子难过”,其实质不过是简单粗暴捞金的日子过惯了,面对监管加强、管理精细化时的不适应,实际可做的功夫还有很多。就拿当下最火爆的慢病管理来说,不要以为门口摆个血压仪、再拿两个血糖仪免费测试就算提供了服务;设个用药档案就叫顾客管理;建个顾客微信群、时不时发点脑补的养生鸡汤就算用药指导……走出国门,看看欧美国家的慢病管理是怎么把保险、营养、医疗、康复有机整合起来的吧,看看别人是怎么突出执业药师在慢病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的吧。
总之,笔者奉劝药店同仁们:不要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固守旧有经营模式,而要在新医药环境下、在供给侧全面改革的时代潮中努力创新,把严格执行监管政策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机结合,把向顾客提供优质药学服务、横向拓展盈利渠道当成转变企业发展模式的契机,这才是新形势下药店业突围再造的正道。(作者系四川天府医药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心主任 )
医药网新闻
而近日21世纪药店报对于《零售药店:步入最难熬的阵痛期?》的报道,也可以看到有些药店同行存在类似的思维。他们对于处方药管理不反思自律、创新经营,仍然寄希望于“讲条件、找借口、求松绑”。
老话都讲“是药三分毒”,须知处方药之所以要医生、药师把关,正是因为其功能主治、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并非普通人能简单掌握,特别是慢病用药,并不因为其“日常服用”,就可以想当然地觉得安全性有了保障:一方面有的药品本身就有副作用,如调脂常用的他汀类药品可能溶肌、损伤肾功能,要在顾客购买时提醒其密切留意各种不良反应端倪;另一方面慢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往往身患多种疾病并同时服用多种药品,如果不加指导很容易出现药品的协同(增效)、相加(增加)、拮抗(减效)等作用,可能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还可能发生一些异常反应,加重病情。此外,一些药品常常有新近医学研究成果发表,如加替沙星因副作用大而撤市等……所有这些,无不警示着药品零售从业人员:药品销售绝不等同于普通日用品,特别是处方药一定要慎重对待。
实际上按报道中所述,西安市食药监局已充分考虑到药店经营处方药的不易,针对慢病用药采取了灵活的措施,不要求每单都要出示处方,而代之以建档。但对此便民之举,普通百姓有所不理解还在情理之中,如果业内同仁也视之为畏途就实在不应该了。笔者认为,最佳的解决办法不是推说老百姓嫌麻烦而指望监管部门“放口子”,而应该通过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共同行动,动员媒体参与、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说明处方药不能随便销售的原因、培养顾客接受药学服务的意识。相信顾客在全面了解处方药须由医生开方、药师调剂的必要性后,一定会欣然接受的。
至于当前药店业普遍感到“日子难过”,其实质不过是简单粗暴捞金的日子过惯了,面对监管加强、管理精细化时的不适应,实际可做的功夫还有很多。就拿当下最火爆的慢病管理来说,不要以为门口摆个血压仪、再拿两个血糖仪免费测试就算提供了服务;设个用药档案就叫顾客管理;建个顾客微信群、时不时发点脑补的养生鸡汤就算用药指导……走出国门,看看欧美国家的慢病管理是怎么把保险、营养、医疗、康复有机整合起来的吧,看看别人是怎么突出执业药师在慢病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的吧。
总之,笔者奉劝药店同仁们:不要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固守旧有经营模式,而要在新医药环境下、在供给侧全面改革的时代潮中努力创新,把严格执行监管政策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机结合,把向顾客提供优质药学服务、横向拓展盈利渠道当成转变企业发展模式的契机,这才是新形势下药店业突围再造的正道。(作者系四川天府医药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心主任 )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综述:生成式AI,开启医学新时代 (2025-07-13)
- Nature Biotechnology:血液中的“肠道私语”——一种颠覆性的癌症检测方法正在浮现 (2025-07-13)
- 《JAMA》子刊:APOE ε4又“作妖”!耶鲁大学团队发现,携带APOE ε4的房颤患者服用抗凝药,颅内出血风险升高2倍 (2025-07-13)
- GUT:厦门大学最新研究发现,铁结合蛋白PIR驱动炎症恶性循环、促进肝癌进展! (2025-07-13)
- 化疗耐药不再无解?复旦大学提出胰腺癌治疗有效、协同新策略 (2025-07-13)
- 上海科技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 (2025-07-13)
- 中国学者连发4篇Cell论文,登上Cell期刊封面 (2025-07-12)
- STTT:重医大/中大团队发现,伊立替康可以破肿瘤乳酸化的局,让肿瘤重新对蒽环类药物敏感! (2025-07-12)
- 复旦×上海交大合作最新Science论文:首次进行小胶质细胞替换临床治疗,成功阻断致命脑疾病进展 (2025-07-12)
- “女娲石”补骨!上海六院牵头国际多中心骨修复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25-07-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