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专家解答乙肝困惑 |
![]() |
昨日,即5月19日,是世界肝炎日,2010年肝炎日的主题是“这就是肝炎……”。这一主题旨在进一步提高全球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唤醒对肝炎防治的重视。专家指出,我们不仅要知道这“就是乙肝”,早诊断,早治疗;还要宣传“这不是乙肝”,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消除乙肝病人和家属心中的困惑。
困惑1:与乙肝患者有日常接触,会不会得乙肝?
乙肝病毒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比如共同进餐、一起工作,都不会传播乙肝病毒。成年人即使发生急性乙肝,转变成慢性乙肝的比例也只有5%,不必过分紧张。
预防乙肝的最好办法仍然是给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正常人注射全程的乙肝疫苗,使其产生保护性抗体。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黏膜的破损。
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广预防乙肝的策略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儿童补种和高危人群接种。我国也要求婴儿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常规接种疫苗,越早越好。从2009年开始已实施对15岁以下儿童的补种。
困惑2:乙肝是不是需要终身治疗?
过去10多年来,乙肝治疗的最大突破在于抗病毒治疗,它可以延长乙肝病人的生存时间,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但与此同时,患者似乎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即认为乙肝需要终身治疗。
专家认为,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治疗,但绝不是终身治疗。从患者的长期利益考虑,终身服药也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治疗方案应该是有限的疗程,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科学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帮助患者实现停药,而且停药后病毒仍旧受到持续抑制、病情不会反复。目前有些抗病毒药物如替比夫定等,在实现有限疗程方面比较有优势。
困惑3:妈妈有乙肝,生出来的宝宝也会传染上乙肝吗?
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有9300万人,其中有些是育龄女性,“乙肝母亲会不会生出乙肝宝宝?”这个问题成了许多家庭的隐忧。
专家指出,如果母亲是慢性乙肝患者,应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在控制病情后再怀孕;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则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怀孕,但要加强随访。在分娩过程中应加强对新生儿的保护,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使他们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大大降低。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