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OTC营销美好时代 |
![]() |
医药网5月22日讯 当下,受国家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对多数药企而言,OTC营销的美好时代似乎已经终结,接下来是厮杀竞争。其实不然,任何时候,只要药企保持好心态,仍可让自己的OTC产品风生水起。
新模式带动OTC营销
稳固推广队伍,维持忠诚度。国内很多药企雇佣当地人员推广产品,这些人员在当地市县有较好的人脉关系,药企只负责管理。如何稳固这支推广队伍?药企的激励机制是“底薪+提成”,管理模式是“培训+学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推广人员会心猿意马,对企业的忠诚度逐年下降。精明的药企会采取以下措施:定期组织推广人员“回家”参观企业,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融入到企业文化的氛围中;提拔或收编推广人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企业里能够得到发挥成长;让他们融入参与到企业发展的活动中,感受企业的人文经营理念。
扩充新产品,增长新起点。经过几年打拼,OTC营销没有很大起色时,药企就会感觉这支队伍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推广者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新的赢利点,往往会让推广人员生厌。因此,药企要经常扩充OTC产品,增加新的盈利点,同时配合新的营销策略,让推广人员倍感压力和兴奋。有几家知名药企通过收购企业产品、贴牌生产经营、组合产品营销等模式来促进销售,既让推广人员有了更大的推广空间,也让企业有了更大的覆盖市场的机会。
避免风险,完善营销机制。近两年来,国家监管力度加大,终端市场日益完善,有些药企的推广模式不健全,因政策调整而步履维艰,因此,药企应端正OTC营销态度,规范经营,避免风险,进一步完善营销机制,销售人员大胆开拓市场,药企后续跟进。
创建自己的OTC营销团队。药企自己的营销队伍多用于商务营销和高端学术推广,认为OTC营销用自己的队伍战线太长,费用太高。随着医药市场大环境的不断演变、完善,药企顺势而为,有必要建立一支OTC营销队伍。
建立长久的客情关系
做好终端客户的学术推广。药企往往忽略针对药店、诊所的学术推广,认为OTC营销更在意礼品促销、积分促销。殊不知,许多OTC产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药企定期组织终端客户学习产品知识,可帮助客户有针对性地向顾客推荐产品。
有药企推荐某产品时多次向客户介绍,此产品配合其他产品的“三联疗法”,得到一些终端客户认同,长时间使用该产品。多向客户推广药学经验,比单纯介绍产品效果更好。
提升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如果药企长时间没有新的营销模式,终端客户就会对产品审美疲劳,降低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因此,药企要经常和客户互动。某药企经常组织终端客户来企业开座谈会,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很多客户也乐意前往,一是可了解企业,二是在沟通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权益。
渗透到基层,提升产品认知度。基药制度的实施为一些药企开创了OTC产品新的美好时代,然而,各省市基药增补及配送的系列问题都需要药企考量。此时,药企应做足功课,一是要做基层卫生院工作,二是村级卫生室的推广不能忽视。
当前,很多基层卫生院更乐意听取卫生室的意见,药企的推广工作应继续下移,与村医良好沟通,自己的基药产品销售才会稳中有升。如果药企的销售政策有问题,或销售人员不作为,只是以单纯进货为目的,不能提升产品知名度,产品随时可能被挤掉。
联合营造OTC大环境
大包后分销,才能实现双赢。药企采用大包方式销售某OTC产品,招商很成功,起初全国各地铺货率也正常,几年下来产品销售走了下坡路,主要原因就是药企后续没有很好跟进,帮助客户分销产品。
很多药企销售人员的职责多是管理客户,督促客户销售。如此,客户销售顺利时,当药企的话是耳旁风,不如意时就认为是药企产品有问题或者药企不作为,不利于长期合作。精明的药企自始至终帮助客户分销,协调各方利益,促进产品销售。
有家药企与A省客户签订某产品的大包协议后,A省客户努力了,但与期望值相差甚远,最终决定换掉该产品,选择药企的另一个产品。药企权衡利弊,同意该客户的建议,更换产品,继续为客户做好分销服务。A省客户很满意,认为药企诚意十足,坚定了长期与药企合作的信念。后来,药企与B省、C省客户沟通,将此产品分销到其他区域,实现双赢。
相比之下,有些药企只在对自己有利时坚持协议,对自己不利则随时撕毁协议。不能从长远看待合作的意义,很难营造有利于自己的营销大环境。
只有建设OTC产品品牌,才能开创美好时代。只有树立了品牌,自己才有市场话语权。纵观诸多优秀药企的品牌产品,绝不是简简单单做做广告就能成就的,如同一家百年企业,其中九十九年都在努力,最后这一年在薄冰上度过。药企做品牌不难,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医药网新闻
新模式带动OTC营销
稳固推广队伍,维持忠诚度。国内很多药企雇佣当地人员推广产品,这些人员在当地市县有较好的人脉关系,药企只负责管理。如何稳固这支推广队伍?药企的激励机制是“底薪+提成”,管理模式是“培训+学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推广人员会心猿意马,对企业的忠诚度逐年下降。精明的药企会采取以下措施:定期组织推广人员“回家”参观企业,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融入到企业文化的氛围中;提拔或收编推广人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企业里能够得到发挥成长;让他们融入参与到企业发展的活动中,感受企业的人文经营理念。
扩充新产品,增长新起点。经过几年打拼,OTC营销没有很大起色时,药企就会感觉这支队伍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推广者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新的赢利点,往往会让推广人员生厌。因此,药企要经常扩充OTC产品,增加新的盈利点,同时配合新的营销策略,让推广人员倍感压力和兴奋。有几家知名药企通过收购企业产品、贴牌生产经营、组合产品营销等模式来促进销售,既让推广人员有了更大的推广空间,也让企业有了更大的覆盖市场的机会。
避免风险,完善营销机制。近两年来,国家监管力度加大,终端市场日益完善,有些药企的推广模式不健全,因政策调整而步履维艰,因此,药企应端正OTC营销态度,规范经营,避免风险,进一步完善营销机制,销售人员大胆开拓市场,药企后续跟进。
创建自己的OTC营销团队。药企自己的营销队伍多用于商务营销和高端学术推广,认为OTC营销用自己的队伍战线太长,费用太高。随着医药市场大环境的不断演变、完善,药企顺势而为,有必要建立一支OTC营销队伍。
建立长久的客情关系
做好终端客户的学术推广。药企往往忽略针对药店、诊所的学术推广,认为OTC营销更在意礼品促销、积分促销。殊不知,许多OTC产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药企定期组织终端客户学习产品知识,可帮助客户有针对性地向顾客推荐产品。
有药企推荐某产品时多次向客户介绍,此产品配合其他产品的“三联疗法”,得到一些终端客户认同,长时间使用该产品。多向客户推广药学经验,比单纯介绍产品效果更好。
提升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如果药企长时间没有新的营销模式,终端客户就会对产品审美疲劳,降低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因此,药企要经常和客户互动。某药企经常组织终端客户来企业开座谈会,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很多客户也乐意前往,一是可了解企业,二是在沟通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权益。
渗透到基层,提升产品认知度。基药制度的实施为一些药企开创了OTC产品新的美好时代,然而,各省市基药增补及配送的系列问题都需要药企考量。此时,药企应做足功课,一是要做基层卫生院工作,二是村级卫生室的推广不能忽视。
当前,很多基层卫生院更乐意听取卫生室的意见,药企的推广工作应继续下移,与村医良好沟通,自己的基药产品销售才会稳中有升。如果药企的销售政策有问题,或销售人员不作为,只是以单纯进货为目的,不能提升产品知名度,产品随时可能被挤掉。
联合营造OTC大环境
大包后分销,才能实现双赢。药企采用大包方式销售某OTC产品,招商很成功,起初全国各地铺货率也正常,几年下来产品销售走了下坡路,主要原因就是药企后续没有很好跟进,帮助客户分销产品。
很多药企销售人员的职责多是管理客户,督促客户销售。如此,客户销售顺利时,当药企的话是耳旁风,不如意时就认为是药企产品有问题或者药企不作为,不利于长期合作。精明的药企自始至终帮助客户分销,协调各方利益,促进产品销售。
有家药企与A省客户签订某产品的大包协议后,A省客户努力了,但与期望值相差甚远,最终决定换掉该产品,选择药企的另一个产品。药企权衡利弊,同意该客户的建议,更换产品,继续为客户做好分销服务。A省客户很满意,认为药企诚意十足,坚定了长期与药企合作的信念。后来,药企与B省、C省客户沟通,将此产品分销到其他区域,实现双赢。
相比之下,有些药企只在对自己有利时坚持协议,对自己不利则随时撕毁协议。不能从长远看待合作的意义,很难营造有利于自己的营销大环境。
只有建设OTC产品品牌,才能开创美好时代。只有树立了品牌,自己才有市场话语权。纵观诸多优秀药企的品牌产品,绝不是简简单单做做广告就能成就的,如同一家百年企业,其中九十九年都在努力,最后这一年在薄冰上度过。药企做品牌不难,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国学者连发4篇Cell论文,登上Cell期刊封面 (2025-07-12)
- STTT:重医大/中大团队发现,伊立替康可以破肿瘤乳酸化的局,让肿瘤重新对蒽环类药物敏感! (2025-07-12)
- 复旦×上海交大合作最新Science论文:首次进行小胶质细胞替换临床治疗,成功阻断致命脑疾病进展 (2025-07-12)
- “女娲石”补骨!上海六院牵头国际多中心骨修复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25-07-12)
- 中国药企开始领衔ADC创新 (2025-07-12)
- 臭名昭著的“致癌物”竟摇身一变成为抗癌分子药物?!多项研究:常见于不新鲜坚果、谷物中的黄曲霉素,其天然产物或成为精准抗癌药物 (2025-07-11)
- Nature:古代欧亚大陆病原体时空分布研究有望揭示人类传染病的历史演变 (2025-07-11)
- 医药推销回款减速度:企业资金周转按下快进键 (2025-07-11)
- 《自然》:减重影响真的很大!科学家分析近20万细胞,发现减重可逆转肥胖导致的细胞衰老,但促炎巨噬细胞持续存在,或为反弹原因 (2025-07-11)
- Nature头条: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比人类早10万年掌握“炼油”技术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