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附加值“高地”在处方源 |
![]() |
医药网8月2日讯 处方的流向问题,一直在争议,总是被刷新。
近日,山东省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药品流通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拟探索药店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可行性。简单说,对需长期使用固定药物控制和治疗的慢病用处方药的销售,建立患者档案,记录患者既往用药情况、购药信息后,凭第一次留存的处方销售,下次购药时则不需出示该处方即可购药,保存完整的销售台账备查。此前广东也出过类似的文件,这无疑是对药店销售合规处方药的大胆尝试。
然而,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可见,处方药这样在零售药店落地有些不走寻常路的意味。眼下,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正在发生的变化,那就是有些地方对处方药服务零售领域不再韬光养晦,开始积极作为,处方药在零售市场放量的概率增大。
处方竞单或成现实
7月27日,上海市已将乙肝用药纳入37个试点社区延伸处方服务目录,且药品还可免费配送到家。看得出来,国家层面,或疏或堵均在给处方外流创造条件,随着医疗大数据建设和共享,网售处方药的时机有望加速到来。
“不过,要想处方能真正地自由流动,前提是药品处方由医生开出后,即可变为公共产品,这才能解决顾客的基本需求。”百度外卖医药健康业务部总经理邵清推测,互联网正在快速改变药品供应链。尽管短期内仍有阻碍,但长远看消费者通过网络将处方作为订单,在平台上各药房可竞争订单,患者享受相对低价的药品服务,降低其医疗成本也是极有可能的。
目前,各利益相关方均在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市场的放量。
“尽管最近关于零售药店违规销售处方药的新闻层出不穷,但依然掩盖不了连锁药店对处方药市场的期盼。当前,医院担心诊疗纠纷和利润外流,药企担心冲击现有销售模式,短期内还需摸索。”陕西众信医药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乔元辉坦言,他们所有门店都在进行电子处方平台的试点。
这并非新话题,本报就处方流向问题一直在持续探讨,新的举措必然会带来新的思考,若按国家要求的30%药占比匡算,剔除有些无法外流的药品,院外处方会有超千亿的空间。这就是诱惑,如北京医保全新在DTP上的探索,四川德仁堂对院边店、托管药房的探索,河北乐仁堂对院内药房的探索,重庆万家燕对药诊所的探索等,业界在洞悉的是外流有多大比例、多长时间才能落地。
7月初,阿里健康携手杭州医疗机构和社会药店共同打造就医流畅、配送高效的电子处方外配平台,探索医药服务新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凭处方就能拿处方药或是电子处方流向虚拟平台,均宣告了处方流出的多元化。“未来医药分开加速,部分处方可能会出现‘抢单’的局面。药店应做好布局,如通过DTP药房加强工商合作打造处方专业化药房。”邵清判断。
医保品种新机遇
对比国外成功经验,记者根据2016年我国处方药在药店销售占9.5%的比例来推算,未来静态测算药店行业规模将翻倍。业界判断,这十年将是处方大量外流的临界点。
“我认为,医保处方药将率先在零售领域放量。”专家告诉记者,零加成和药占比促进处方外流到零售端;而医保店资质放开则会迅速提高药店营收。目前药店医保客单价约为67元,其处方客单价普遍较高,尤其是新特药房,最低达到195元,这些药店品规数不多,不会采用以品种齐全取胜,而是侧重于品种与医院的匹配度。此外,招标采购碎片化,尤其是人社部门的介入,处方药进入零售市场销售还与当地医保政策有紧密相关。
美国Walgreens在处方药这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切入专业药房、快捷诊所、线上药店等领域,充分利用医生慢病管理和药剂师线上咨询提高粘性。未来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对此,前述人士直言,“未来10年实现医药分开的概率相当大。目前一些没在医院中标或非医保药品在院外的销售,不是全面的医药分开。国家在网售药品方面的政策也是一波三折,专业性不足是制约处方流向的重要因素。未来的市场环境需要强大的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尤其像华润、国药等具备处方药供应链优势及医生资源的大国企将迎来机会。
这两天,中国医药物质协会推动的全国第26家省级药店联盟——贵州联盟成立,加上重庆中盟、特格尔联盟等,零售业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有效调拨分配到渠道终端。“如要有差异化竞争,处方药可实现药店黏住顾客的最有效抓手,也是探索高附加值的业务方向。”乔元辉认为。
事实上,药店会更多的借助互联网进货采购,处方也会更容易流出来。专家认为,“连锁药店的会员销售占比多超过80%,如何深度开发处方药在药店的价值,这是存量空间;另外要重视会员顾客的增量挖掘,扩大有效会员基数,尤其是医保会员,当然这里面还有不少风险需要化解。”
医药网新闻
近日,山东省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药品流通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拟探索药店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可行性。简单说,对需长期使用固定药物控制和治疗的慢病用处方药的销售,建立患者档案,记录患者既往用药情况、购药信息后,凭第一次留存的处方销售,下次购药时则不需出示该处方即可购药,保存完整的销售台账备查。此前广东也出过类似的文件,这无疑是对药店销售合规处方药的大胆尝试。
然而,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可见,处方药这样在零售药店落地有些不走寻常路的意味。眼下,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正在发生的变化,那就是有些地方对处方药服务零售领域不再韬光养晦,开始积极作为,处方药在零售市场放量的概率增大。
处方竞单或成现实
7月27日,上海市已将乙肝用药纳入37个试点社区延伸处方服务目录,且药品还可免费配送到家。看得出来,国家层面,或疏或堵均在给处方外流创造条件,随着医疗大数据建设和共享,网售处方药的时机有望加速到来。
“不过,要想处方能真正地自由流动,前提是药品处方由医生开出后,即可变为公共产品,这才能解决顾客的基本需求。”百度外卖医药健康业务部总经理邵清推测,互联网正在快速改变药品供应链。尽管短期内仍有阻碍,但长远看消费者通过网络将处方作为订单,在平台上各药房可竞争订单,患者享受相对低价的药品服务,降低其医疗成本也是极有可能的。
目前,各利益相关方均在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市场的放量。
“尽管最近关于零售药店违规销售处方药的新闻层出不穷,但依然掩盖不了连锁药店对处方药市场的期盼。当前,医院担心诊疗纠纷和利润外流,药企担心冲击现有销售模式,短期内还需摸索。”陕西众信医药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乔元辉坦言,他们所有门店都在进行电子处方平台的试点。
这并非新话题,本报就处方流向问题一直在持续探讨,新的举措必然会带来新的思考,若按国家要求的30%药占比匡算,剔除有些无法外流的药品,院外处方会有超千亿的空间。这就是诱惑,如北京医保全新在DTP上的探索,四川德仁堂对院边店、托管药房的探索,河北乐仁堂对院内药房的探索,重庆万家燕对药诊所的探索等,业界在洞悉的是外流有多大比例、多长时间才能落地。
7月初,阿里健康携手杭州医疗机构和社会药店共同打造就医流畅、配送高效的电子处方外配平台,探索医药服务新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凭处方就能拿处方药或是电子处方流向虚拟平台,均宣告了处方流出的多元化。“未来医药分开加速,部分处方可能会出现‘抢单’的局面。药店应做好布局,如通过DTP药房加强工商合作打造处方专业化药房。”邵清判断。
医保品种新机遇
对比国外成功经验,记者根据2016年我国处方药在药店销售占9.5%的比例来推算,未来静态测算药店行业规模将翻倍。业界判断,这十年将是处方大量外流的临界点。
“我认为,医保处方药将率先在零售领域放量。”专家告诉记者,零加成和药占比促进处方外流到零售端;而医保店资质放开则会迅速提高药店营收。目前药店医保客单价约为67元,其处方客单价普遍较高,尤其是新特药房,最低达到195元,这些药店品规数不多,不会采用以品种齐全取胜,而是侧重于品种与医院的匹配度。此外,招标采购碎片化,尤其是人社部门的介入,处方药进入零售市场销售还与当地医保政策有紧密相关。
美国Walgreens在处方药这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切入专业药房、快捷诊所、线上药店等领域,充分利用医生慢病管理和药剂师线上咨询提高粘性。未来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对此,前述人士直言,“未来10年实现医药分开的概率相当大。目前一些没在医院中标或非医保药品在院外的销售,不是全面的医药分开。国家在网售药品方面的政策也是一波三折,专业性不足是制约处方流向的重要因素。未来的市场环境需要强大的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尤其像华润、国药等具备处方药供应链优势及医生资源的大国企将迎来机会。
这两天,中国医药物质协会推动的全国第26家省级药店联盟——贵州联盟成立,加上重庆中盟、特格尔联盟等,零售业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有效调拨分配到渠道终端。“如要有差异化竞争,处方药可实现药店黏住顾客的最有效抓手,也是探索高附加值的业务方向。”乔元辉认为。
事实上,药店会更多的借助互联网进货采购,处方也会更容易流出来。专家认为,“连锁药店的会员销售占比多超过80%,如何深度开发处方药在药店的价值,这是存量空间;另外要重视会员顾客的增量挖掘,扩大有效会员基数,尤其是医保会员,当然这里面还有不少风险需要化解。”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女娲石”补骨!上海六院牵头国际多中心骨修复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25-07-12)
- 中国药企开始领衔ADC创新 (2025-07-12)
- 臭名昭著的“致癌物”竟摇身一变成为抗癌分子药物?!多项研究:常见于不新鲜坚果、谷物中的黄曲霉素,其天然产物或成为精准抗癌药物 (2025-07-11)
- Nature:古代欧亚大陆病原体时空分布研究有望揭示人类传染病的历史演变 (2025-07-11)
- 医药推销回款减速度:企业资金周转按下快进键 (2025-07-11)
- 《自然》:减重影响真的很大!科学家分析近20万细胞,发现减重可逆转肥胖导致的细胞衰老,但促炎巨噬细胞持续存在,或为反弹原因 (2025-07-11)
- Nature头条: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比人类早10万年掌握“炼油”技术 (2025-07-11)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