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投资创业的3个选择 |
![]() |
医药网2月6日讯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及社会对医疗服务的广泛需求,生命健康产业迎来了投资和发展风口。众多投资人和创业者前仆后继、投身产业浪潮。
作为国内较早专注医疗器械产业集聚的专业园区,每年我们都会接触上百个医疗项目,深感创业不易,医疗圈创业更是艰辛。姑且不谈产品研发的殚精竭虑,就漫长的临床、注册之路足够令圈外人望而却步,何况还有复杂的渠道建设。
在此,就医疗产业投资创业的那点事儿,笔者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欢迎大家指正。
首先,笔者要表达对创业者的尊敬。创业不易,挑战身心,能有足够的勇气迈出创业之路,不管成败如何,勇气可嘉。
勇气之余,也需理性。创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各阶段自有侧重点。初期关注产品,中期选择融资,还有始终如影随形的战略选择。
一、产品选择
履历不同的创业者适合不同的产品选择。研发出身的创业者多会拥有创新技术,产品自然以技术驱动;而销售出身的创业者自然要将拥有的渠道优势发挥至极致。
以高端医疗设备为例,其涉及多学科交叉,是典型的专利丛林,临床要求严格,注册过程严谨,产品走出实验室到上市销售的周期较长,虽然市场竞争者不多,但准入门槛过高,适合拥有一定研发力量和资金储备的团队创业者及长线投资者。
相比较而言,高值耗材技术门槛不高,开发周期相对较短,拿下一个客户后,后续会持续购买,客户维护价值高,更适合一般创业者和对资金回报要求短平快的投资者。用通俗的话归纳,医疗器械产品的产出效益是“大不如小,硬不如软”。
二、融资选择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遭遇资金瓶颈。此时,是否要选择稀释股份引入战略投资?有创业者认为资本介入会导致企业自主权的丧失,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有开放共赢的思维,接受资本襄助,以求企业长足发展。
与其守着几千万的盘子固步自封,不如释放部分股权将整体规模做大,获得行业话语权,方能进一步做强。
那投资者该如何选择?目前市场上热钱很多,其中不乏从传统产业转型的投资人,他们对生命健康产业非常看好,对项目一般不太纠结,给钱非常爽气。
但因为医疗产业的特殊性,商业周期漫长,这类投资人无法理解五年八年产品还不能上市销售,资本逐利的特性会处处掣肘企业的发展,更无法谈及资金之外的帮助。
而产业资本就不一样了,基于其自身已构建成熟的产业平台,一旦对接上,除了资本注入,还会给予创业项目各种产业资源,助力企业快速走上发展壮大的快车道。因此,即便估值较低,笔者还是建议选择专业的投资机构。
三、战略选择
大多数创业者都怀有IPO之梦,但大数据无情地显示,这个梦想实现的概率接近万分之一。相对于传统产业,医疗产业技术门槛高,产品线单一,市场细分,多不面对普通消费者,体量很难做大。另一方面,时机合适与否也是关键。
当年心脏支架被国外品牌高价垄断,市场急需国产品牌的出现,乐普医疗适逢其时。美康生物抓住了IVD产业蓬勃发展的良机,华大基因也是借势“精准医疗”的东风。
因此,笔者认为创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遇到伯乐赏识,被上市企业或者龙头企业并购或控股,在成熟的生态圈内发展,让产品早日服务大众也是非常不错的出路。
医药网新闻
作为国内较早专注医疗器械产业集聚的专业园区,每年我们都会接触上百个医疗项目,深感创业不易,医疗圈创业更是艰辛。姑且不谈产品研发的殚精竭虑,就漫长的临床、注册之路足够令圈外人望而却步,何况还有复杂的渠道建设。
在此,就医疗产业投资创业的那点事儿,笔者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欢迎大家指正。
首先,笔者要表达对创业者的尊敬。创业不易,挑战身心,能有足够的勇气迈出创业之路,不管成败如何,勇气可嘉。
勇气之余,也需理性。创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各阶段自有侧重点。初期关注产品,中期选择融资,还有始终如影随形的战略选择。
一、产品选择
履历不同的创业者适合不同的产品选择。研发出身的创业者多会拥有创新技术,产品自然以技术驱动;而销售出身的创业者自然要将拥有的渠道优势发挥至极致。
以高端医疗设备为例,其涉及多学科交叉,是典型的专利丛林,临床要求严格,注册过程严谨,产品走出实验室到上市销售的周期较长,虽然市场竞争者不多,但准入门槛过高,适合拥有一定研发力量和资金储备的团队创业者及长线投资者。
相比较而言,高值耗材技术门槛不高,开发周期相对较短,拿下一个客户后,后续会持续购买,客户维护价值高,更适合一般创业者和对资金回报要求短平快的投资者。用通俗的话归纳,医疗器械产品的产出效益是“大不如小,硬不如软”。
二、融资选择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遭遇资金瓶颈。此时,是否要选择稀释股份引入战略投资?有创业者认为资本介入会导致企业自主权的丧失,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有开放共赢的思维,接受资本襄助,以求企业长足发展。
与其守着几千万的盘子固步自封,不如释放部分股权将整体规模做大,获得行业话语权,方能进一步做强。
那投资者该如何选择?目前市场上热钱很多,其中不乏从传统产业转型的投资人,他们对生命健康产业非常看好,对项目一般不太纠结,给钱非常爽气。
但因为医疗产业的特殊性,商业周期漫长,这类投资人无法理解五年八年产品还不能上市销售,资本逐利的特性会处处掣肘企业的发展,更无法谈及资金之外的帮助。
而产业资本就不一样了,基于其自身已构建成熟的产业平台,一旦对接上,除了资本注入,还会给予创业项目各种产业资源,助力企业快速走上发展壮大的快车道。因此,即便估值较低,笔者还是建议选择专业的投资机构。
三、战略选择
大多数创业者都怀有IPO之梦,但大数据无情地显示,这个梦想实现的概率接近万分之一。相对于传统产业,医疗产业技术门槛高,产品线单一,市场细分,多不面对普通消费者,体量很难做大。另一方面,时机合适与否也是关键。
当年心脏支架被国外品牌高价垄断,市场急需国产品牌的出现,乐普医疗适逢其时。美康生物抓住了IVD产业蓬勃发展的良机,华大基因也是借势“精准医疗”的东风。
因此,笔者认为创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遇到伯乐赏识,被上市企业或者龙头企业并购或控股,在成熟的生态圈内发展,让产品早日服务大众也是非常不错的出路。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致癌代谢物2HG竟是肥胖“隐形推手”?!Nat Metabol 最新研究中科学家揭秘肥胖发生新机制 (2025-08-05)
- Sci Adv:科学家有望重新训练中性粒细胞来靶向治疗乳腺癌 (2025-08-05)
- 特洛伊木马:复旦大学最新论文登上Cell子刊封面 (2025-08-05)
- TN: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长期运动可通过改善脑膜淋巴管结构和引流功能,减轻AD病理,并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2025-08-05)
- 柳叶刀:塑料危机——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健康威胁 (2025-08-05)
-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林浩添/陈崴团队开发AI模型,利用视网膜图像无创诊断慢性肾病 (2025-08-05)
- 四部分脱手!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2025-08-05)
- 3000余人追踪35年!JAMA子刊:心血管病发前12年身体活动已下滑,发病后运动量暴跌78% (2025-08-05)
- David Baker最新论文:像拼乐高一样设计蛋白,可编程蛋白组装,解锁纳米材料新纪元 (2025-08-05)
- Cancer Cell:肺腺癌的多组学分析——科学家成功揭示跨种族和暴露背景下的致癌机制 (2025-08-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