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共体下的基药推广与以往有哪些不同? |
![]() |
医药网10月31日讯 从2018到2020,县域医共体将是分级诊疗的核心关键词。在这个浪潮中,县级医院将进一步奠定县域医疗的龙头地位,同时也主宰了县域医疗学术下沉和诊疗技术下沉。
从2013年到2018年,也就短短的5年时间,我们已经见证了“副县级医药市场”的崛起,比如近期卫健委发文“部分县域以下医院可以申报二级医院,县级医院可以申报三级医院”,这些县域以下医院其实就是特指的中心镇卫生院以及部分比较强势的乡镇卫生院。
但我们得明白一个趋向:卫健委只能管自己的事情,比如2018年基药目录,但别忘了付款人是医保局。医保局从成立之初伊始,其实就背负着遏制医药卫生总费用激增的现实政治任务,而这个权力是人民政府和党委赋予的行政权力。
所以,谈县域医共体,就必须要去谈县域医共体的起步。县域医共体的本意来源于遏制县外住院医保补偿资金的激增,力求把患者的医保付费留在县内,通过拉开各层级医院医保付费的差距,来引流患者诊疗的优先选择。
以普通的阑尾手术为例,在省级医院治疗除报销外,患者需自费近6000元左右,市级医院需3000元以上,县级医院需1500左右,而有了医共体之后,在乡镇卫生院个人花费仅需300元便可以完全治愈。(来源于2016年资料)
第二,县域医共体的出现是为了解决12年基药目录推进以来乡镇卫生院患者空心化的现实的。
乡镇卫生院患者空心化导致了两个结果:
主要科室垮塌,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院长权力过于集中,现实腐败非常严重。
所以,县域医共体的推进,必然出现:
乡镇卫生院原有院长大量下岗,县域牵头医院中级医生群体下沉为新院长;
主要科室重建,患者人流恢复。
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基药营销模式将出现垮塌,原来暴力型的院长谈判模式要转变为学术权威带动销售型。另外,今后我们在县域医共体药品营销中,会遇到两个问题:
1、医共体药房实行目录准入制度,而且其采购还有可能二次议价;
2、药品已经进院之后,药品学术推广如何开展。
第一个问题好解决,只要你想做,那么你必然会出进院费以及可能面临的二次议价。药企的解决方案可能就是把价格彻底维护好,并保证药品价格的上行趋势。
第二个问题则需要销售团队去解决。县级牵头医院需要有人去维护客情和学术,而且同时也需要有人去维护下级乡镇卫生院的学术和客情。如果你只顾头不顾尾,那么结果就是销量有一点,但量不会很大。
学术推广,是建立在人、药品、医生的互联沟通基础上的。没有人,以后的基药营销将没有根基。而且我们很清楚一个现实:不帮助医生成长,医生不会帮助药品销量增长。
说到最后,其实还是一个处方药学术推广的基本模型如何在广域的乡镇卫生院市场保证均衡拜访、均衡到达、均衡沟通、均衡分发的老问题上。
医药网新闻
从2013年到2018年,也就短短的5年时间,我们已经见证了“副县级医药市场”的崛起,比如近期卫健委发文“部分县域以下医院可以申报二级医院,县级医院可以申报三级医院”,这些县域以下医院其实就是特指的中心镇卫生院以及部分比较强势的乡镇卫生院。
但我们得明白一个趋向:卫健委只能管自己的事情,比如2018年基药目录,但别忘了付款人是医保局。医保局从成立之初伊始,其实就背负着遏制医药卫生总费用激增的现实政治任务,而这个权力是人民政府和党委赋予的行政权力。
所以,谈县域医共体,就必须要去谈县域医共体的起步。县域医共体的本意来源于遏制县外住院医保补偿资金的激增,力求把患者的医保付费留在县内,通过拉开各层级医院医保付费的差距,来引流患者诊疗的优先选择。
以普通的阑尾手术为例,在省级医院治疗除报销外,患者需自费近6000元左右,市级医院需3000元以上,县级医院需1500左右,而有了医共体之后,在乡镇卫生院个人花费仅需300元便可以完全治愈。(来源于2016年资料)
第二,县域医共体的出现是为了解决12年基药目录推进以来乡镇卫生院患者空心化的现实的。
乡镇卫生院患者空心化导致了两个结果:
主要科室垮塌,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院长权力过于集中,现实腐败非常严重。
所以,县域医共体的推进,必然出现:
乡镇卫生院原有院长大量下岗,县域牵头医院中级医生群体下沉为新院长;
主要科室重建,患者人流恢复。
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基药营销模式将出现垮塌,原来暴力型的院长谈判模式要转变为学术权威带动销售型。另外,今后我们在县域医共体药品营销中,会遇到两个问题:
1、医共体药房实行目录准入制度,而且其采购还有可能二次议价;
2、药品已经进院之后,药品学术推广如何开展。
第一个问题好解决,只要你想做,那么你必然会出进院费以及可能面临的二次议价。药企的解决方案可能就是把价格彻底维护好,并保证药品价格的上行趋势。
第二个问题则需要销售团队去解决。县级牵头医院需要有人去维护客情和学术,而且同时也需要有人去维护下级乡镇卫生院的学术和客情。如果你只顾头不顾尾,那么结果就是销量有一点,但量不会很大。
学术推广,是建立在人、药品、医生的互联沟通基础上的。没有人,以后的基药营销将没有根基。而且我们很清楚一个现实:不帮助医生成长,医生不会帮助药品销量增长。
说到最后,其实还是一个处方药学术推广的基本模型如何在广域的乡镇卫生院市场保证均衡拜访、均衡到达、均衡沟通、均衡分发的老问题上。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致癌代谢物2HG竟是肥胖“隐形推手”?!Nat Metabol 最新研究中科学家揭秘肥胖发生新机制 (2025-08-05)
- Sci Adv:科学家有望重新训练中性粒细胞来靶向治疗乳腺癌 (2025-08-05)
- 特洛伊木马:复旦大学最新论文登上Cell子刊封面 (2025-08-05)
- TN: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长期运动可通过改善脑膜淋巴管结构和引流功能,减轻AD病理,并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2025-08-05)
- 柳叶刀:塑料危机——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健康威胁 (2025-08-05)
-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林浩添/陈崴团队开发AI模型,利用视网膜图像无创诊断慢性肾病 (2025-08-05)
- 四部分脱手!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2025-08-05)
- 3000余人追踪35年!JAMA子刊:心血管病发前12年身体活动已下滑,发病后运动量暴跌78% (2025-08-05)
- David Baker最新论文:像拼乐高一样设计蛋白,可编程蛋白组装,解锁纳米材料新纪元 (2025-08-05)
- Cancer Cell:肺腺癌的多组学分析——科学家成功揭示跨种族和暴露背景下的致癌机制 (2025-08-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