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健康之路 > 中国医药为世界医疗供给“中国计划”

中国医药为世界医疗供给“中国计划”

  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摄生方》和各类陈旧中药材,到屠呦呦研讨发明青蒿素;从我国第一批抗生素自立研发,到越来越多有自立常识产权的新药出生……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西方古国,我国医药家当站在汗青的传承与积聚上,阅历了家当范围从小到年夜、成长速度从慢到快、途径选择从跟到创的汗青进程。现在,在技巧、市场和投资“三重奏”感化下,我国医药家当进入了高速生长期。

  好多医界专家感叹,回想过来,我们七十年来艰难斗争,在旧中国羸弱的根底上树立起了可比肩世界先辈程度的中国特点医疗保证系统;放眼将来,在安康中国国策指引下,我国医药家当将更新业态、更优形式、更强才能办事平易近生,并为世界医疗事业供给“中国计划”、做出“中国奉献”。

  从“舶来”到立异古代医药范围全球居前

  1907年的一天,一张传单被贴在位于湖南长沙的雅礼病院(湘雅病院的前身)的墙上,这是一封感激信,感激雅礼病院的大夫用古代医学手腕医治好了患者的白内障。

  依据中南年夜学湘雅病院的史料记录,20世纪初,雅礼病院的内科大夫曾经开端为一些白内障患者和肿瘤患者做手术,他们做手术用得最多的药物是麻醉药,其时被称为“氯仿”和“乙醚”。

  1912年,湖南一名中年男性患者得了重症,高热不止,请了各路大夫施治,都没怎样奏效。最初,抱着尝尝看的立场,请了开办湖南湘雅医学专门黉舍的医学家、教导家颜福庆上门。颜福庆诊察一番,发明哪里是什么疑问杂症啊,就是医先生入门级疾病:“年夜叶性肺炎”。他开了些对症处置的药物,便起身告辞。第二天,患者的热度就退了,之后很快康复。这也是西药在国际应用较早的记载。

  多年后,颜福庆回想说:“年夜叶性肺炎,到第八天就会主动康复,这是医学知识,我并没用什么特效药。”

  一些患者在手术胜利后给大夫送来了感激信,在经由人们口口相传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端承受和懂得“水货”中医药。

  20世纪30年月,古代医学在中国处于欣欣茂发的成长阶段,病院的鼓起、医药业的完美、有识之士的年夜力推行支撑使得人们开端承受古代医学,医疗新闻也更多地经过报纸、杂志曝光在人们面前,逐步翻开了其时人们关于“手术”“麻醉药”等新词汇懵懂封锁的形态。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国度根本扶植中主要项目标医药工业处于萌芽阶段,面对着工业根底单薄,临盆装备陈腐,自产原料药才能缺乏的近况。为了增进中国医药家当成长,我国肯定了医药家当以国度兼顾为主的思绪,由国度出资扶植和规划,产、供、销实施严厉的筹划治理。

  变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医药家当成长敏捷。适应市场经济新情势,好多国有医药企业停止国有体系体例变革,改变运营机制。跟着变革开放的推动,家当进入高速增加期,我国医药家当全体范围不时成长强大。据统计,2017年,我国药品工业发卖支出为2.53万亿元国民币,比1978年增加346倍;医疗器械工业发卖支出为5527亿元国民币,是2011年的2.4倍。

  据国度卫健委卫生成长研讨中间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共有病院31710家,个中公立病院12121家,平易近营病院19589家,平易近营病院占比到达61.8%。医药家当主营营业支出增加提速,2017年范围以上企业完成主营营业支出2.98万亿元。

  从古代医药在中国的萌芽到现在一批批立异药物的研发,我国医药家当完成了自立立异之路。自2017年以来,我国新药创制专项有14个1类新药获批,今朝累计已有139个种类取得新药证书,个中1类新药44个,数目是专项施行前的8倍。

  从传承到弘扬“中国小草”芳香飘扬走向世界

  两千多年前,前人曾经在用绿色医疗西医药疗法摄生,在位于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有帛书《五十二病方》《摄生方》等好多医书,还有杜衡、高良姜、喷鼻茅草、花椒、桂皮等中药材……这些出土文物显示,从先秦到西汉甚至更长远的年月,中国人曾经在药物、饮食、气功、扶引、摄生等各方面,有了摄生保健、诊疗治疗的零碎办法。

  从传承到弘扬,西医药的成长之路漫漫。跟着“安康中国”政策的深化人心,并上升为国度计谋,西医药文明和西医药相干家当迎来主要成长机会。中国成为世界上多数对传统医药展开零碎性维护、传承、研讨并发扬光年夜的国度。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有如许的记录,青蒿这一叶“中国小草”交融高科技,可以抢救不可胜数的疟疾患者生命。

  自屠呦呦1972年胜利发明并提取青蒿素至今,全球特殊是成长中国度数百万人的性命得以抢救。现在,青蒿素漂洋过海,中国援非医疗队援建病院和疟疾防治中间,给患者送医送药,青蒿素解救了好多疟疾患儿性命。

  “中国小草”的故事是西医药古代化的一个缩影。现在,西医药扬帆远航,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西医药在海内的名望也越来越年夜。

  屠呦呦研讨员因发明青蒿素取得2015年诺贝尔心理学或医学奖,西医针灸列入结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资文明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国际尺度化组织(ISO)成立西医药技巧委员会(ISO/TC249),并陆续制订公布10余项西医药国际尺度,以西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初次归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这些事情,都极年夜地鼓舞了西医药“出海”的决心。

  2018年,湖南西医药年夜学第一从属病院、迪拜协和病院在深圳签署协作协定,单方将配合组建“湖南西医药年夜学第一从属病院迪拜分院”。迪拜分院由湖南西医药年夜学附一病院牵头,病院将现有医疗技巧,包含西医特点的技巧、处方、饮片、药品、病院制剂等与迪拜协和病院停止无效对接,单方还将针对中东地域的患者需求,配合梳理出本地多发疾病的医治手腕与药品,经过互相协作,将西医医治手腕和药品引入中东地域,制订西医海内医疗的国际尺度,在中东地域推行尺度化的中药产物。

  经由多年尽力,西医药“出海”深化推动在一些国度获得了停顿。统计数据标明,70%的澳年夜利亚公民有因治病或许保健应用西医药的阅历。这种情况,促使澳年夜利亚从处所到国度层面临西医立法和对西医师行医施行监管。西医从此在澳年夜利亚司法上获得了和中医一致的位置。近年来,西悉尼年夜学、悉尼科技年夜学和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都开设了西医专业。

  地下信息显示,北京同仁堂的临盆线已经过了日本厚生省、澳年夜利亚TGA的GMP认证等认证。今朝,同仁堂商标已在海内70个国度和地域胜利注册,也是第一家请求马德里国际注册的中国企业。此外,同仁堂还在喷鼻港建了临盆研发基地,并在海内22个国度和地域创办了公司和112家批发终端。今朝,同仁堂在海内累计征询和诊疗的患者已超越3000万人次,数以亿计的海内人士看法了北京同仁堂。

  上市公司令媛药业研发部项目司理张鹏博士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年夜学留学,努力于对西医药古代化、国际化的零碎研讨。张鹏引见,复方丹参滴丸、血脂康胶囊、扶正化瘀片、康莱特打针剂等在美国进入FDA临床研讨,地奥血汗康胶囊在荷兰注册胜利并在欧友邦家扩展注册规模,丹参等9个种类的27个质量尺度被美国药典正式采用。一批种类被欧洲药典收载,西医药已传达到世界183个国度和地域。

  从跟随到赶超科技变更将催生“超等大夫”

  近年来,生物医药在我国突起,已笼罩肿瘤免疫医治、细胞/基因医治、立异医疗器械、下一代基因测序等前瞻性范畴。新时期、新技巧,我国新医疗面对联合“新新科技”进而不走东方传统成长之路,完成“换道超车”的汗青性机会。

  跟着科技成长,近程医疗曾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涯。据湘雅病院近程医学中间主任熊曾传授引见,湘雅近程医疗平台“雅影肺管家”于2018年5月上线,至今与二十多家公立下层医疗机构树立接洽,个中一个贫苦地域的县级病院应用这个平台已筛查2.3万例病例,发明了321例晚期肺癌患者,诊断精确率92%,年夜部门肺结节患者留在了下层病院停止手术(经过专家近程会诊指点,在本地病院完成手术),为患者和国度浪费了资本和费用,2019年7月,该项目获评全国“十年夜精准扶贫优良案例”。

  业内子士指出,将来在5G时期,专家经过近程医疗平台指点下层大夫几分钟阅片几十张,指点下层大夫做手术,都有能够成为理想。

  在超等盘算机的协助下,国际专业的基因检测机构可以停止基因测序助力患者精准医治。专家以为,将来基因测序能够成为惯例反省项目。

  中南年夜学湘雅病院临床药理研讨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说,跟着测序效力明显进步,技巧的继续改良,对一团体全基因组DNA测序所破费的工夫和经费已年夜年夜下降。医疗办事变更的时期正在到来——病院把全基因组测序列为惯例反省项目,将是“年夜概率事情”。

  周宏灏说,借助高科技经过基因组剖析技巧,尤其是年夜范围基因组测序,绘制出人类分歧类型疾病的基因组变异图谱,研讨这些变异若何招致疾病的产生成长,从而为疾病的预防、晚期诊断和医治供给根底。

  恰是看到了生物医药的宏大远景,我国出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家当园区,构成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等多个专业的生物医药家当园区,重点推动抗体药物、靶向药物的家当化,积极开辟基因医治、细胞医治等新形式,助力新药研发、医疗器械临盆、基因检测、精准医疗等年夜安康家当成长。

  记者懂得到,北京、上海、湖南等地在成长生物药物重点成长干细胞技巧及医治产物、基因工程药物、多肽类药物等,放慢培养细胞医治、基因医治、精准医疗等新技巧均走在了世界前列。

  专家指出,中国生物医药家当出现出集群成长特色,一批具有立异性的生物医药家当园将成为安康家当成长的新引擎。我国不时出现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立异药企业,基因工程药物、小分子化学药、微创介入医治器械、疾速诊断试剂等细分范畴构成了明显竞争优势,在肿瘤、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血汗管零碎、神经零碎等重点医治范畴完成冲破,我国迷信家将研收回一年夜批弥补行业空白的立异药物,为群众就医用药带来新福利。

  从跟随到赶超,科技变更催生的“聪明医疗”,正插上起飞的同党。

  人们有来由畅想,未来各类反动性的医药科技成长,将为病患量身定制最新医疗技巧和最佳医治计划;在人工智能助力下的“超等大夫”,走进病院、走进生涯……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