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基因编辑:未来可期 |
![]() |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编辑、生物3D打印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引发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12月14日,上海科普大讲坛第137讲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成铁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辉两位专家,为观众打开生物技术的众妙之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吴成铁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3D打印生物材料的研究,讲座现场他从3D打印入手向观众介绍了该项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新探索。你能想象通过3D打印我们可以“私人定制”生物活性陶瓷填充物来修复我们的骨骼、牙齿?用高分子支架、水凝胶等生物组织修复我们的皮肤、肾脏等软组织?吴成铁介绍其关键在于借助3D技术实现支架对植入部位的个性化配置,并通过宏观微观多级结构设计、化学修饰和生物活性分子复合,提供一定的力学支撑的同时,最终赋予支架诱导及促进组织再生的活性,实现组织的理想修复与再生。来自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脑神经所的杨辉研究员则长期从事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脱靶安全性检测以及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讲座一开场,杨辉便从大家关心的性疾病入手,新型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单碱基编辑等的快速发展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讲座一开场,杨辉便从大家关心的性疾病入手,新型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单碱基编辑等的快速发展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紧接着,杨辉便带领观众开启了基因编辑之旅,向观众科普基因编辑与的流程与难点,以及GOTI(Genome-wide Off-target analysis by Two-cell embryo Injection)新型脱靶检测技术如何弥补原有难点和风险点,提高基因编辑工程的安全性评估。本场讲座围绕3D打印和基因编辑两个生物技术主题,吸引观众到场聆听。 上海科普大讲坛由上海市科委指导,上海科技馆主办,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上海科普发展教育基金会支持。目前已举办137场,邀请到两百余位海内外科学家进行精彩演讲,累计约三万名听众到现场聆听。( 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Science:新研究开发出深层组织体内声打印平台,有望实现精确的药物递送 (2025-05-22)
- 一盏灯健康平台获“年度健康产业IP标杆” 与创客匠人联合打造健康IP新生态 (2025-05-21)
- Cell重磅:华人团队开发新型镇痛药物,效果突出且避免成瘾等副作用 (2025-05-21)
- Cell Metabolism:刘丹倩团队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新机制 (2025-05-21)
- AD:贾建平团队发现,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77%有关! (2025-05-21)
- 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突围之路上海见分晓 (2025-05-21)
- Int J Biol Macromol:柑橘果胶“变身”生物材料,融入3D打印助力软骨修复,关节疾病治疗迎来新希望! (2025-05-21)
- 《科学》子刊:腹水毒害NK!科学家发现,腹水中极性脂质会导致NK细胞功能障碍,抑制其抗肿瘤功能 (2025-05-21)
- 锐正基因ART001成为中国首个获FDA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的基因编辑产品 (2025-05-21)
- 五载青藜启耀深城!博腾生物品牌峰会第五届基因与细胞治疗青藜风云论坛圆满举行 (2025-05-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