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精准靶向新时代 在研新药BLU

精准靶向新时代 在研新药BLU

过去两年,随着美国批准了三款“不限癌种”疗法,人类癌症治疗已经从“针对癌种”迈入“针对特定基因”的精准靶向新时代。作为“不限癌种”疗法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RET致癌基因存在于多种癌症中,但迄今患者还没有等到一款能够精准靶向RET融合或突变的治疗手段。2019年,这一领域迎来曙光。专注于精准靶向疗法的Blueprint Medicines开发的一款高选择性RET抑制剂pralsetinib(代号BLU-667),以出色的研究数据备受瞩目,有望为RET变异癌症治疗带来积极变化。目前该候选药物正在开展全球1/2期,主要针对RET变异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今年8月,该候选药物也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根据该公司新闻稿,pralsetinib最早有望于2020年获得美国的批准上市。罕见致癌基因的发现RE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致癌基因。1985年,科研工作者在研究T细胞淋巴瘤的过程中首次发现了RET(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基因。它位于人体10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编码一个受体酪氨酸激酶。该受体跨越细胞膜两侧,通过形成蛋白复合体完成信号传导。RET蛋白在肾、肠胃系统的发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之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基因的变异影响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1990年,科学家首次发现RET基因改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关。根据描述,RET基因中间断裂后会与不同基因发生融合,进而形成了驱动增殖的融合基因。至2012年,研究者在最致命的癌种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也发现了这一变异。数据显示,在NSCLC患者中,发生RET融合的患者约占1%-2%。而在晚期甲状腺髓样瘤(MTC)患者中,这一比例高达90%。此外在结直肠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里,也有小概率会出现RET基因改变。综合来看,RET基因变异已成为“不限癌种”疗法的又一个重要靶点。然而,目前全球并无任何可选择性靶向RET突变或融合的抗癌药物获批。虽然有几款已上市的多激酶抑制剂(MKIs)药物能够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它们靶向特异性不高,对RET活性的抑制效果有限,也可能因脱靶效应而产生毒副作用。以发生RET融合的NSCLC治疗为例,这些MKIs药物的客观缓解率(ORR)在28%~47%之间,且很快会产生耐药突变。因此,携带RET突变、融合和相关耐药突变的病患人群急需新颖、高选择性的RET靶向抑制剂。高选择性靶向RET激酶抑制剂出世2011年,致力于开发精准靶向疗法的Blueprint Medicines启动运营后,很快瞄准了这一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他们决心找到一款靶向RET的高效、选择性激酶抑制剂。任何一款精准靶向药物的发现,都非易事,而是充满了挑战。为了更高效地寻找精准靶向候选药物,Blueprint Medicines的设想是:建立一个高质量的激酶抑制剂库,不对它们设置特定的靶标,并预先检测它们对所有人类激酶的选择性。基于这项基础工作,一旦发现新的激酶疾病驱动因素,就能在库中迅速找到特定药物发现的起始点。功夫不负有心人。Blueprint Medicines化学团队实现了最初的设想,pralsetinib就是基于公司激酶抑制剂库的起点而发现的首批候选药物之一。在这个过程中,该公司团队做了大量努力,建立的激酶抑制剂库含10000多种对一系列激酶具活性的化合物分子,这些分子有100多种不同的化学支架结构,能够覆盖人体内大部分激酶组。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已经检测了每种化合物对450多个激酶的活性。因此,在确定了RET靶标后,Blueprint Medicines团队得以迅速从五种极具潜力的化学支架结构中确定了若干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共同特点是:与其他激酶相比,它们对RET蛋白激酶具强效和选择性。与此同时,这家公司还通过晶体结构检验和体外耐药筛选,分析了潜在的耐药突变。最终,pralsetinib脱颖而出,在靶向RET突变、融合及预期耐药机制方面显示出良好治疗前景。临床前研究显示,pralsetinib对RET的选择性是大多数经检测激酶的100多倍,而且对常见的RET融合、突变和预期的耐药突变也有很强的活性,能够强力抑制NSCLC、MTC和结直肠癌的生长,其中包括对其他MKIs产生耐药的。此外,它在安全性上也表现良好。这些优势使它很快通过了临床概念验证,进入到了临床开发阶段。新药开发,往往是与时间赛跑。在提交pralsetinib新药申请(IND)的关键时间点上,药明康德研发服务部(RSD)助力Blueprint Medicines提前数周完成了药物合成,并对放大工艺进行了一些关键优化。Blueprint Medicines药物化学部高级副总裁Timothy Guzi博士称赞道:“药明康德化学团队为我们的研发管线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对pralsetinib等化合物的工艺优化。”药明康德与Blueprint Medicines已经有长达5年的合作历史,目前双方针对多个在研化合物的研发合作还在持续进行中。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