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9年:药品带量采购赢家与失意者并存 |
![]() |
医药网12月24日讯 “2019年在中国医药史上将会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年。”一位医药从业人士在回顾这一年时候感慨。
在这一年里,多款重磅新药获批上市,修订了《药品管理法》与《疫苗管理法》、限制使用“神药”、新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但被提到次数最多的,也是会长远改变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毫无疑问是“带量采购”。
2018年的12月6日,“4+7”城市带量采购招标正式拉开大幕。在“二桃杀三士”的一场局里,几十家企业一天的“厮杀”后,最终15家企业在25个品种上中标,全部品种价格降幅达到52%。更有数个品种降价超九成,京新药业瑞舒伐他汀、正大天晴恩替卡韦更是以“地板价”引来一阵惊呼。
2019年初,带量采购正式在“4+7”城市落地执行,如今2019年已进年尾,除了大量患者的开支降低了外,这项政策又给各大药企以及中国医药产业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部分企业“弯道超车”
无论是中标还是未中标,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从招标当天的股市走向便可得知,无论中标与否,大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股价下跌。
尽管没有人敢说自己是赢家,但也有例外。“4+7”带量采购给出了单个品种在每个城市前一年公立医疗机构年度60%-70%的市场份额,为部分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京新药业就是最先抓住机会的那一批。
虽然京新药业的瑞舒伐他汀是以大幅降价换得中标,但京新药业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其瑞舒伐他汀销售3.95亿元,同比增长16%。如果单看数字,16%绝对算不上是高速增长,但考虑到品种本身大幅降价,随后又出现了全国多个省市要求价格联动,瑞舒伐他汀在全国的市场规模是必然出现萎缩的,京新药业由此在瑞舒伐他汀上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的增幅显然更大。
京新药业另一个中标品种左乙拉西坦则增长更加迅猛,上半年实现销售0.48亿元,同比增长了253%。而对于京新本身,今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与扣非后净利润均保持着超过25%的增长,成功在带量采购的第一年保持了不掉队。
与京新同命运的还有德展健康与信立泰,前者子公司北京嘉林药业的阿托伐他汀(阿乐)、后者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都是“4+7”带量采购中的大黑马。
其中,阿乐今年上半年在11个带量采购试点城市销售量大幅提升,2019年5月市场占有率较2019年1月上升10个百分点,在三种他汀类全部药品中排名第二。特别是在11个试点城市样本医院中“阿乐”市场占有率增长显著,占有率接近68%,已超越辉瑞原研药立普妥成为阿托伐他汀市场占有率最大品牌。
泰嘉也在中标后实现销量及市场占有率快速增长,信立泰说泰嘉“实现预期目标,解决了一些过去销售中长期存在的瓶颈问题”。
但是,什么叫同人不同命,德展健康与信立泰终究没有京新的命,信立泰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扣非后净利润大跌四成;德展健康则更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下降46.95%、扣非后净利润大跌57.44%。 “带量地区”与“非带量地区”的较大差价,对整体销售量及销售额产生较大影响。
但“幸好”,今年下半年的带量采购扩面让这三家可谓是殊途同归全部失标,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正大天晴身上,恩替卡韦在一年后被报出了更低的“地板价”,信立泰更是输给了原研厂家赛诺菲。
跨国药企态度大转
各大跨国药企对于带量采购的态度依然呈现分化,在“4+7”试点中仅有阿斯利康与百时美施贵宝两家外企中标,跨国药企观望态度浓厚,但局面在大半年后发生了明显逆转。
毫无疑问,赛诺菲是年底扩面的焦点企业,高傲的法国人在残酷的市场面前低下了头,为了捍卫王牌品种“波立维”,报出了比第一轮中标者信立泰更低的价格。
不仅是赛诺菲,包括礼来、默沙东等外资药企也开始跟随降价,逐步接受了“专利悬崖”在中国依然到来的事实,这背后显然是在带量采购及全国联动降价下的巨大市场压力,赛诺菲波立维可谓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如辉瑞、葛兰素史克等依然是“象征性参与”,这也表明高价原研药依然有其市场,尤其对于辉瑞而言,拆分后又与迈蓝合并的成熟药品板块到底将如何保住中国市场的业绩?
原料药与销售团队
带量采购正改变着中国医药产业的格局,并且可能会是永久性的,给予创新药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过专利期的原研药与仿制药将被迫 开启薄利多销的模式,于是乎,原料药的重要性与销售团队的未来成了焦点。
正是凭借着自主掌控原料药的优势,华海药业得以在“4+7”和扩面中大获全胜,而京新未能在扩面中保持瑞舒伐他汀的优势也被认为与失去原料药优势有关,原料药对于国内仿制药企的重要性将大大加强。
而销售去留则略显复杂,无论是中标者赛诺菲的波立维、还是失标者嘉林药业的阿乐,都传出了调整或者解散的销售团队的消息,最近甚至还有未获证实的消息表示,有外资药企已提前对明年新一轮带量采购的某一入选品种团队“动手”。这是否意味着,只要某一品种被纳入带量采购品种,等待相关销售团队的命运就已注定?
答案或许是否定的,毕竟还有像正大天晴,虽然恩替卡韦在扩面中失标,但鉴于正大天晴在肝病领域的长远布局,这一品种未必就会被放弃。
随着新一轮带量采购箭在弦上,中国医药产业的大变革还在路上,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方向雏形初显。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一盏灯健康平台获“年度健康产业IP标杆” 与创客匠人联合打造健康IP新生态 (2025-05-21)
- Cell重磅:华人团队开发新型镇痛药物,效果突出且避免成瘾等副作用 (2025-05-21)
- Cell Metabolism:刘丹倩团队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新机制 (2025-05-21)
- AD:贾建平团队发现,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77%有关! (2025-05-21)
- 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突围之路上海见分晓 (2025-05-21)
- Int J Biol Macromol:柑橘果胶“变身”生物材料,融入3D打印助力软骨修复,关节疾病治疗迎来新希望! (2025-05-21)
- 《科学》子刊:腹水毒害NK!科学家发现,腹水中极性脂质会导致NK细胞功能障碍,抑制其抗肿瘤功能 (2025-05-21)
- 锐正基因ART001成为中国首个获FDA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的基因编辑产品 (2025-05-21)
- 五载青藜启耀深城!博腾生物品牌峰会第五届基因与细胞治疗青藜风云论坛圆满举行 (2025-05-21)
- 沉浸体验智控魅力|爱博合创闪耀亮相WLNC&OCIN 2025,PANVIS-A™脑血管介入机器人尽展“指尖”魅力 (2025-05-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