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推荐:12月必看的重磅级研究Top10 |
![]() |
【5】
doi:10.1161/circ.140.suppl_1.9944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戒烟或会引起机体肠道菌群发生重大改变,同时研究者揭示了肠道菌群与机体心血管健康之间的关联。
此前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会降低机体肠道中有益菌群的多样性,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26名尝试戒烟的人群进行研究,在研究开始、两周后和12周后分别对参与者的粪便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者Marcus Sublette表示,戒烟或会改变机体肠道菌群,如今我们已经知晓,吸烟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组,而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则发现,戒烟也会继续改变肠道微生物组,那么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改善与机体心率、收缩压和C反应蛋白(炎症发生时其水平会增加)的水平下降相关,同时血红蛋白的水平也会增加。所有这些改变都是机体健康得到改善的间接指示器,同时研究者还推测,肠道微生物组是否与机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他们发现,戒烟人群肠道中的硬壁菌门细菌水平会下降,而拟杆菌属的水平会上升,此前研究表明,这些改变或许是降低机体和肥胖风险的措施。
图片来源:Tom Misteli, Ph.D., and Karen Meaburn, Ph.D. at the NIH IRP.
【6】药物曲妥珠单抗的作用机制!
doi:10.1172/jci.insight.131882
在过去20年里,尽管曲妥珠单抗能够戏剧性地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但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发挥作用背后涉及的精细化分子机制;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CI Insigh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小鼠模型追踪了该药物有效抑制生长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现有望帮助开发新方法来增强该药物的活性并有效抑制癌细胞产生耐受性。
研究者Zachary Hartman教授说道,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靶向作用HER2癌基因的特殊抗体,其如今已经成为了大约20%的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可以说是治疗实体瘤最为成功的抗体疗法,然而在阐明曲妥珠单抗如何作为一种抗癌药物发挥作用上,科学界存在多种不一致的解释,更好地理解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新型和高效的策略来治疗不同类型的癌症。
【7】
doi:10.1002/cncr.32590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即使是少量或适量饮酒也会增加机体患癌的风险,在零酒精摄入的人群中,其总体患癌风险似乎是最低的。
尽管有研究将限制酒精摄入与特定类型癌症发生风险较低之间相关联,但总体来讲,少量至适度饮酒与机体癌症风险增加直接相关;为了研究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在日本开展相关研究,他们分析了33家综合医院2005年-2016年间的相关信息,同时对63232名癌症患者和63232名对照个体的临床数据进行研究(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入院日期和住院时间上均匹配),所有参与者均报告了其平均每天的饮酒量和饮酒时间,即含有23克乙醇的标准饮料相当于一杯180毫升(6盎司)的日本清酒、一瓶500毫升(17盎司)的啤酒、一杯180毫升(6盎司)的葡萄酒或一杯60毫升(2盎司)的威士忌。
【8】
doi:10.1016/j.immuni.2019.10.008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早已意识到为了清除作为主要公共卫生威胁的HIV,人类需要一种以低成本向未感染者提供的预防性疫苗。然而,HIV的快速突变率和其他逃避免疫攻击的策略使得设计这类疫苗极为困难。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非营利性疫苗研究组织国际计划(IAVI)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开发出的一种实验性HIV疫苗已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可以触发中和多种HIV毒株的抗体-即所谓的广泛中和抗体(bnAb)-产生,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Immunity期刊上。
这种疫苗设计的核心在于一种基于HIV Env蛋白的病毒模拟蛋白。正常情形下,灌木状Env蛋白的多个拷贝散布在每个球形HIV病毒颗粒的表面上。每个Env蛋白含有的分子结构允许它结合到位于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种称为CD4的受体上并利用这种受体作为侵入细胞的门户。Wyatt及其团队通过基因改造设计出一种对真实的Env上存在的重要结构进行模拟的Env版本,它同时足够稳定可用作疫苗。为了以一种类似于真实HIV病毒颗粒的方式展示它,他们构建出病毒大小的由脂肪相关分子组成的合成球体---即“脂质体(liposome)”,这些脂质体上密布着这些经过改造的Env蛋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一盏灯健康平台获“年度健康产业IP标杆” 与创客匠人联合打造健康IP新生态 (2025-05-21)
- Cell重磅:华人团队开发新型镇痛药物,效果突出且避免成瘾等副作用 (2025-05-21)
- Cell Metabolism:刘丹倩团队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新机制 (2025-05-21)
- AD:贾建平团队发现,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77%有关! (2025-05-21)
- 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突围之路上海见分晓 (2025-05-21)
- Int J Biol Macromol:柑橘果胶“变身”生物材料,融入3D打印助力软骨修复,关节疾病治疗迎来新希望! (2025-05-21)
- 《科学》子刊:腹水毒害NK!科学家发现,腹水中极性脂质会导致NK细胞功能障碍,抑制其抗肿瘤功能 (2025-05-21)
- 锐正基因ART001成为中国首个获FDA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的基因编辑产品 (2025-05-21)
- 五载青藜启耀深城!博腾生物品牌峰会第五届基因与细胞治疗青藜风云论坛圆满举行 (2025-05-21)
- 沉浸体验智控魅力|爱博合创闪耀亮相WLNC&OCIN 2025,PANVIS-A™脑血管介入机器人尽展“指尖”魅力 (2025-05-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