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SIV感染北平顶猴艾滋病模型的病毒

SIV感染北平顶猴艾滋病模型的病毒

平顶猴是旧大陆猴中唯一可感染HIV-1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平顶猴分为南平顶猴、北平顶猴及明达威猴3个物种,中国分布的平顶猴为北平顶猴。国际上以往研究所用平顶猴均为南平顶猴,鲜见北平顶猴和明达威猴的基础生物学及疾病动物模型研究报道。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课题组前期阐明了平顶猴易感HIV的分子机制(Liao et al, AIDS, 2007; Kuang et al, Retrovirology, 2009),构建了HIV-1感染北平顶猴动物模型,并发现HIV-1可在北平顶猴体内呈低水平持续性复制和形成潜伏感染(Pang et al, Sci Bull, 2018)。北平顶猴APOBEC3也诱导了HIV-1病毒的超突变,APOBEC3G异常剪切降低了其对HIV-1基因组编辑压力(Pang et al, Front Immunol, 2018; Zhang et al, J Virol, 2019)。

艾滋病动物模型有助于研究艾滋病致病机制,评价艾滋病药物和疫苗及治疗策略。由于HIV感染具有显着的种属特异性,以猴免疫缺陷病毒(SIV,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或SIV为骨架的猴/人免疫缺陷嵌合病毒(SHIV, simian-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依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艾滋病动物模型。SIV或SHIV感染北平顶猴的艾滋病模型未见报道。

在昆明动物所研究员郑永唐的指导下,博士研究生张明旭、宋天章等建立了SIVmac239感染北平顶猴的艾滋病模型,并进行了其病毒-免疫学特征研究。研究发现疾病发展进程与多种免疫学数据相关,其中包括T细胞活化、CD4/CD8 T细胞比例及其变化,以及T细胞分化程度等,这与以往文献报道的HIV-1感染者情况一致,表明SIVmac239感染北平顶猴可用于研究艾滋病疾病进展相关因素,利用多组数据或许能更精准地分析预测疾病进展情况(Zhang et al, Immunology, 2017, 152:574-579);有意思的是,对比研究SIVmac239感染北平顶猴和中国猕猴指标,发现部分北平顶猴在进入慢性感染阶段后,CD4+ T细胞能自发恢复到接近甚至超过感染前的水平,并且整体而言北平顶猴的疾病进展要慢于中国猕猴,这在以往的SIV感染亚洲猕猴或HIV-1感染人中未见报道,提示北平顶猴或许更适合研究病毒感染后CD4+ T细胞稳态恢复及维持(Zhang et al, Eur J Immunol, 2018, 48:384-385);微生物易位是加速疾病进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比较研究SIVmac239感染北平顶猴和中国猕猴艾滋病模型,发现北平顶猴在病毒感染后肠道完整性明显维持得更好,并且微生物易位水平更低。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与T细胞活化水平低密切相关,佐证了北平顶猴能维持更好的CD4+ T细胞稳态及减缓的疾病进展(Zhang et al, Zool Res, 2019, 40:522-531)。以上SIVmac239感染北平顶猴的系列研究表明,该模型是合适的艾滋病动物模型,在阐明某些艾滋病特定科学问题方面有其独特优势。(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