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抗血管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重磅发布! |
![]() |
妇科肿瘤是威协女性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其他实体肿瘤一样有赖于血液供应,阻断血管生成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新型治疗策略。为规范用药,指导临床实践,由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组织编写的《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于2020年1月5日在北京隆重发布。
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编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教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谢幸教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核心执笔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继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秀琴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李晓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姜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尹如铁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颖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小平教授及医生代表、媒体代表、企业代表等近百人共同参加了指南发布会。会议由孔北华教授主持。
杜贤总编辑致辞表示,《妇科肿瘤抗血管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在健康中国行动大背景下,由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组织,在马丁院士、谢幸主委、孔北华候任主委的带领下,由30余位专家精心编写而成,指南全文1万余字,分成7个章节。马丁前任主委、谢幸现任主委、孔北华候任主委及参与指南编写的很多专家都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教材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他们一方面将临床实践中成熟应用的规律、共识、指南、规范写入教材,将临床、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成就写入专著,为医学生的培养起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结合临床实际,在充足的国内外的循证证据支持基础上,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共识、标准和指南,实际指导临床医生工作,更为可贵。相信指南的发布必将为妇幼健康保障及肿瘤防治两大“健康中国行动”内容的落地实施贡献巨大力量。希望能够更快、更好地落地,让指南走向医院、走向基层,让患者能够及早用上专家的智慧结晶。
大会主席谢幸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指南是指导工作的工具,医学的发展离不开指南共识的推动。很多国际专业机构发布的各种临床实践指南对国内医生的临床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国情差异,它们对国内临床工作的指导性有限,与临床医生的需求与希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的本届专业委员会将指南共识的制定列入学会重要工作之一,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指南共识。在制定过程中,大量搜集、阅读、采用全球的循证证据,充分结合国内专家的临床实践,经过讨论后形成专家推荐意见,可能与国外指南有一定的差异,以便更好为国内临床服务。本次指南即为其中之一,希望能为国内临床提供更具指导性的帮助。
名誉主席马丁院士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提到,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妇女健康,更需要规范的指导性准则,本指南应运而生。指南编写工作在国内启动较晚,虽然临床医生众多,但是中国的临床实践对指南贡献度很低。近几年,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指南共识的重要性,因此,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也在致力于进行国内临床试验,以期发出中国临床声音,增加对国际指南循证证据的贡献度。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具有中国临床特色的指南共识的编制,也取得 一定的成绩。这是一项长期、艰苦但是意义重大的工作,希望未来能够与更多的学会一起,编制更多、更好的指南,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齐鲁制药销售总公司田勇副总经理表示,“作为创新企业,齐鲁制药将积极支持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的相关工作,为中国妇科肿瘤的防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孔北华教授代表执笔专家团队介绍了目前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情况:贝伐珠单抗在国外批准用于多种实体瘤,在妇科肿瘤中被批准用于卵巢癌、宫颈癌。目前国内在多种实体瘤上也有很多的临床应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临床医生迫切希望有更规范的指导性文件出台。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特地组织了该指南编写,既注重全球的循证证据,又切实结合国内临床实际,最终通过常委会的审评、定稿,并于今天发布。希望指南的发布能够在中国妇科恶性肿瘤的合理化、规划化用药方面发挥很好的指导作用,为患者带来福音。
随后,执笔专家代表:李晓教授(概述章节)、姜洁教授(卵巢恶性肿瘤章节)、汪辉教授(宫颈癌临床应用章节)、尹如铁教授(子宫体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章节)、林颖教授(不良反应及其管理章节)、李小平教授(注意事项章节),分别围绕指南各章节内容,就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即贝伐珠单抗及其生物类似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及最新进展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和交流。与会者表示内容权威、实用,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其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本指南拟全文发表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年第12卷第1期和《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年第29卷第2期,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贯工作,进一步推动指南有效落地。本次发布会得到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的支持。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科学》新研究:一次用药,抗抑郁效果从几天延长至2个月! (2025-05-12)
- Nature头条:首次发现,这种超级细菌能够吃掉医用塑料来生存 (2025-05-12)
- 《自然》:摧毁最强促癌网络!科学家发现SHOC2是支撑RAS促癌通路的关键蛋白,阻断二者相互作用,可让RAS促癌网络瘫痪 (2025-05-12)
- Nature: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2025-05-12)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在同一手臂接种加强疫苗能够更快产生更有效的免疫反应 (2025-05-12)
- 《自然》:老“铁”们,动起来!法国科学家发现,激活溶酶体内的铁,可诱导细胞铁死亡,专打耐药癌细胞和难治肿瘤 (2025-05-11)
- 两篇Science论文“打架”,云南大学最新Science论文指出云南大学去年的Science论文有误 (2025-05-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