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蝴蝶基因组大小进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蝴蝶基因组大小进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蝴蝶因其丰富的形态多样性,自达尔文时代就作为研究物种适应性进化的重要类群之一,近几年更被认为是研究形态遗传、进化和发育的理想模型,已成为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种群学、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2015年完成所有蝴蝶模式种金凤蝶及其近缘种柑橘凤蝶两种凤蝶基因组,以蝴蝶为例首次实现野生昆虫的基因编辑(Li et al., 2015,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此基础上,为了在蝴蝶系统发育的更大尺度下更好地探讨蝴蝶形态等表型多样性进化的基础,于2017年启动了蝴蝶谱系基因组计划。作为蝴蝶谱系基因组计划的第一步和基础,该团队利用流式技术测定涵盖中国分布所有科和几乎所有亚科共67种蝴蝶的基因组C值,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其线粒体基因组进行组装,其中1亚科23属59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为首次报道。结合公共数据库中的基因组大小和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构建了6科29亚科145属264种蝴蝶的蝴蝶系统发育树,并在此系统发育框架上探讨了6科24亚科71属共106种蝴蝶基因组大小的进化。研究结果表明,蝴蝶的基因组大小在0.203pg(199Mb)(蛱蝶科:Heliconius xanthocles)到1.287pg(1253Mb)(凤蝶科:Parnassius orleans)之间,差异达6.4倍;科内差异最大的是凤蝶科(5.9倍:0.22-1.29pg),其次是蛱蝶科(4.8倍:0.2-0.95pg)、粉蝶科(4.4倍:0.22-0.97pg)、灰蝶科(2.6倍:0.39-1.02pg)、弄蝶科(2.2倍:0.3-0.66pg)和蚬蝶科(1.8倍:0.48-0.87pg)。研究结果还表明,蝴蝶的祖先基因组大小约为0.5pg,不同亚科或族的某些祖先基因组大小的增减事件,导致了现生蝴蝶基因组大小的多样性变异。这些研究结果不仅为蝴蝶基因组大小的进化提供了新见解,而且也为未来的基因组测序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该研究以Genome size variation in butterflies (Insecta, Lepidotera, Papilionoidea): A thorough phylogenetic comparison为题,于1月7日发表在Systematic Entomology上。(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