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研究揭示编码在转座子的新型CRISPR

研究揭示编码在转座子的新型CRISPR

1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研究所杨荟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a Tn7-like transposase recruitment and DNA loading to CRISPR-Cas surveillance complex 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阐明了霍乱弧菌I-F 亚型Cascade效应复合物招募Tn7样转座子亚基TniQ的分子机制,及Cascade-TniQ复合物对DNA的序列特异性识别过程,对潜在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CRISPR系统是原核生物体内由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识别外源核酸,并通过核酸内切酶对其进行切割的获得性免疫系统。早先的研究发现几种核酸内切酶基因缺失的I-F、I-B和V-K亚型CRISPR系统与DNA靶向亚基缺失的Tn7样转座子在进化和功能上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类I-F和V-K亚型CRISPR系统可与转座相关蛋白共同作用,在大肠杆菌细胞全基因组范围内实现RNA介导的DNA特异位点插入。在霍乱弧菌中,转座蛋白TniQ可与I-F 亚型Cascade效应复合物直接作用,并在DNA插入过程发挥关键作用。CRISPR系统与Tn7样转座系统介导的DNA插入不依赖CRISPR系统产生DNA双链断裂,进而不依赖细胞内源DNA修复途径,为基因编辑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然而,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和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分别解析了apo-TniQ的晶体结构和Cascade-TniQ复合物与DNA结合前后的电镜结构。霍乱弧菌的Cascade复合物由Cas6、Cas7、Cas8(Cas5和Cas8基因融合蛋白)和crRNA以1:6:1:1的比例组装而成,整体结构与已报道I-F亚型其他Cascade复合物较为相似。Cas6位于复合物头部并结合crRNA的3’茎环部分,Cas8位于复合物尾部并结合crRNA的5’端,6个Cas7形成复合物的骨架并结合crRNA的间隔区(spacer)。底物DNA结合后,Cas8通过DNA双链小沟序列特异性识别PAM序列,并稳定被打开的DNA双链。目标DNA链与crRNA的间隔区互补配对形成DNA-RNA杂交链,由6个Cas7稳定。TniQ形成同源二聚体结合在Cascade复合物头部,分别与Cas6和Cas7.1相互作用。DNA结合后,Cascade-TniQ复合物发生微小变化,crRNA螺旋轴增长,复合物整体构象更为伸展。本项工作的研究成果阐明了转座蛋白TniQ与Cascade复合物的组装机制以及Cascade-TniQ复合物识别DNA的分子机制,深入理解RNA介导的DNA位点特异性插入的起始过程,为新型基因编辑方式的开发提供结构信息。(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