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就抗病毒的真功靠科学 |
![]() |
2002年底,广东出现了关于一种致命怪病的传言,甚至传说在一些医院有病人因此怪病而死亡。由于坊间流传煲醋和喝板蓝根可以预防怪病,因此市面出现抢购米醋和板蓝根的风潮,平时不到10元就能买一大包的板蓝根一下子飙升到三四十元,白醋价格也节节攀升,从10元至80元、100元,有摄影记者竟拍到了1000元一瓶白醋的历史照片。
这种致命怪病,就是今天大家都知道的SARS引起的“非典”,它其实是一种冠状病毒的变异。
SARS初起时,以岭药业广东办事处有工作人员出现发烧症状,就立即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公司总部。公司得知广东当地员工面临SARS的威胁,深知这种病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常超过38℃,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恰恰属于中医所说的外感热病范畴,公司科研人员立刻配备预防治疗外感热病的中草药制剂,快速邮寄到广东办事处的所有人服用,同时他们也把这连花清瘟最初始的中药配方送到了北京、天津等全国各地的办事处,给各地员工服用,结果原本发烧的那位员工很快退烧,而且在整个非典期间,全国各办事处的以岭员工再无一人中招。
紧接着,以岭药业成立了针对SARS病毒的中药科研组,研究广州非典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迅即组织了强大的科研力量,研究处方、探讨工艺、制定标准。他们向瘟疫挑战,与时间赛跑,众志成城地投入到连花清瘟的研制工作之中,在短短的15天内完成了连花清瘟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他们以汉代张仲景“麻杏石甘汤”、明代吴又可善用“大黄”、清代吴鞠通的“银翘散”三朝名方为基础,结合现代中药学抗病毒药物研究成果,并加入增强人体免疫的“红景天”,融两千年治疗外感热病精华,汇聚“三朝名方”,研制出连花清瘟这一院内制剂。
以岭药业在紧锣密鼓地研制连花清瘟的同时,SARS依然没有消停。以岭科研人员24小时不停做实验,当得知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刚刚分离出SARS病毒,河北省卫生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以岭药业的科研人员就把连花清瘟送到军科院P3实验室,检验其对SARS病毒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连花清瘟对SARS病毒的抑制效果很好,于是便把结果上报给了科技部。
在中医看来,流感与SARS都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瘟疫”。能够抗SARS这种新冠状病毒的连花清瘟胶囊是否也能抗流感病毒呢?基础实验给出了肯定的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证实,连花清瘟对流感病毒H3N2等多种呼吸道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出色的研究结果再一次鼓舞了研究者们。
实验室的结果不足以说明用在人身上有没有效果,在2003年5月份北京的药审会上,与会中西医专家就连花清瘟讨论了一天一夜。最后专家意见是:同意进入临床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为组长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等为参加单位,对连花清瘟进行了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治疗流感疗效确切。这是用在流感病人身上反映出的结果。
2004年5月,经历了科学严谨的研发后,连花清瘟胶囊一次性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审中心的审查,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成为我国抗流感药物中的新成员。
连花清瘟上市后,也没有停止试验研究的步伐,这里有必要重点提一下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家研究机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组织创建,目的就是通过高水平的科学和医学合作、基础与临床合作,开发新的疫苗或是特异性药物,以迅速封杀重大突发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威胁。正是在这家实验室里,连花清瘟有效抑制的“病毒名单”不断加长,其对甲型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具有抑制作用。H3N2正是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
正因为有了这些大量的基础抗病毒实验研究,所以连花清瘟颗粒在说明书中唯一明确具有抗SARS这一冠状病毒的作用。而连花清瘟胶囊是OTC药物,说明书简捷,其实连花清瘟胶囊与连花清瘟颗粒药物成分是相同的,所以服用两种任何一种都能起到很好的抗病毒作用。
2015年,国家卫计委推荐连花清瘟颗粒/胶囊用于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这也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所以一出现发烧症状就要早用药,接触过发烧患者的人群也要预防性用药。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pj Breast Cancer: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或能避免一些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 (2025-05-22)
- 小堂浴疗仪亮相老博会: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的"心"飞跃 (2025-05-22)
- 同济医院携手东方有线推出一站式科普平台“食管健康361N” (2025-05-22)
- Science:新研究开发出深层组织体内声打印平台,有望实现精确的药物递送 (2025-05-22)
- 一盏灯健康平台获“年度健康产业IP标杆” 与创客匠人联合打造健康IP新生态 (2025-05-21)
- Cell重磅:华人团队开发新型镇痛药物,效果突出且避免成瘾等副作用 (2025-05-21)
- Cell Metabolism:刘丹倩团队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新机制 (2025-05-21)
- AD:贾建平团队发现,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77%有关! (2025-05-21)
- 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突围之路上海见分晓 (2025-05-21)
- Int J Biol Macromol:柑橘果胶“变身”生物材料,融入3D打印助力软骨修复,关节疾病治疗迎来新希望! (2025-05-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