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免疫+避免恐慌是关键 京东健康携手SARS专家全面解读“新冠肺炎” |
![]() |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各地都在争分夺秒救治感染患者,强化防控措施落实。为了解答公众关心的疫情特点、防护知识等众多与“新型肺炎”相关热点的问题,1月27日,京东健康特邀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部主任、2003年SARS国家专家组成员,首批国家医疗队队长林江涛教授,对相关问题进行直播,在线解答。
疑似接触人群建议居家隔离
从传播的范围看,目前疫情在武汉呈现出了爆发,全国范围多点散发,主要的疫情爆发的地区还是在湖北武汉。从传播的特点上来看,病毒的传染性有增强趋势,人群的大范围移动增加了防控的难度。
林江涛教授介绍,“从观察情况看,所有人对该新型冠状病毒都易感,目前已经确诊的病例中年龄最小的只有9个月。病毒潜伏期大约在10天左右,最短的潜伏期有1天发病,最长的潜伏期是14天,潜伏期可能具有传染性。”
据悉,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在呼吸道传播。人类的咳嗽或喷嚏释放的气体速度可以达到500km/h,病毒可以迅速在人群间传播。林教授强调,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手帕等捂住口鼻,并且要勤洗手,防止接触传染。他还表示,口罩的选择不必越贵越好,对于没有密切接触的民众,选择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对于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林教授建议这部分人进行居家隔离和医学观察,在14天后,无明显症状即可解除隔离。
研制新型疫苗可借鉴SARS经验
随着疫情发展,恐慌心理也在逐步蔓延,各种“预防手段”和药方都在网上流传。对此,林江涛教授表示,生活规律、充分休息、营养平衡、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自身免疫力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他还表示,相关机构有必要加强紧急心理危机干预,莫让恐慌情绪蔓延。
据报道,目前开始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正在筛选种子毒株。林教授表示:“SARS疫苗研究为新型肺炎的疫苗研究提供了技术储备,大大缩短了新型疫苗研究的时间。研究疫苗是战略储备,对以后的疾病防控意义深远。”
面对疫情 这些谣言不能信
恐慌来自于未知和流言。这些天,一些容易煽动情绪的“疫情预测”和“疫情真相”谣言在网上随意传播,给民众人为制造了无谓的恐慌。针对这类信息,林教授逐一进行了解读,并强烈建议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谣言一:吃大蒜、熏醋等可以预防感染
林江涛教授介绍,吃大蒜、熏醋等方法对抗病毒的效果没有得到证实。
·谣言二:吃大剂量抗流感药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林江涛教授认为,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抗流感药物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预防作用,大剂量服用抗流感药物可能会有副作用。
·谣言三:喝酒可杀病毒
实验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对酒精是不耐受的,但是人喝酒以后,酒精经过胃肠进入到血流当中,经过肝脏代谢排除掉。林江涛教授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病毒进入呼吸道,引起气道和肺的病变。人喝酒以后,酒精在气道里面的含量,远远不足以杀死病毒,所以不存在喝酒来预防或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相反,过量饮酒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招致更严重的感染。
·谣言四:海鲜不能吃
“海鲜可以吃。野味一定不能吃!”林教授在直播间说。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商家私下出售野生动物。专家目前已经在野生动物身上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新型肺炎”很可能是由食用野生动物所致。
林教授强调,人类和病毒要实现共存共生的关系。蝙蝠、果子狸等作为此类病毒的宿主还能好好生存,是因为这些野生动物有此类病毒的免疫能力。但是人身上没有,一旦宰杀、食用这些野生动物,让病毒进入人体后,就破坏了人体平衡。
林教授呼吁,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要破坏这种关系,让病毒在人类间传播,酿成灾难。
再过几天就到了春运的返程高峰期,按照14天潜伏期估算,春节假期结束时仍然会有一些在潜伏期的感染者,可能会造成二次传播。1月27日,国务院发布通知,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2日。林教授表示,近几天的新增病例增长明显,适当延长假期很有必要。林教授建议,对于有呼吸道症状的民众,要遵循“按兵不动”,继续进行隔离观察,直至解除观察。对于没有症状的民众,出行时一定要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特别是长途旅行的人,建议全程配戴更高级别的口罩。
疫情爆发以来,京东健康一直致力于为广大用户的健康防治、日常保健的需求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保障。1月26日,京东健康宣布启动免费在线问诊,通过在线、电话两种方式,向全国范围内出现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的市民,提供免费在线问诊和心理疏导服务。用户可打开京东APP,直接搜索“京东义诊”即可进入免费在线问诊的页面。

- 相关报道
-
- 浙江大学第64期“基因组科学”研习班2025年招生通知 (2025-05-22)
- npj Breast Cancer: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或能避免一些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 (2025-05-22)
- 小堂浴疗仪亮相老博会: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的"心"飞跃 (2025-05-22)
- 同济医院携手东方有线推出一站式科普平台“食管健康361N” (2025-05-22)
- Science:新研究开发出深层组织体内声打印平台,有望实现精确的药物递送 (2025-05-22)
- 一盏灯健康平台获“年度健康产业IP标杆” 与创客匠人联合打造健康IP新生态 (2025-05-21)
- Cell重磅:华人团队开发新型镇痛药物,效果突出且避免成瘾等副作用 (2025-05-21)
- Cell Metabolism:刘丹倩团队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新机制 (2025-05-21)
- AD:贾建平团队发现,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77%有关! (2025-05-21)
- 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突围之路上海见分晓 (2025-05-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