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长非编码基因SLEAR |
![]() |
系统性(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9,中国的患病率约为31-70/10万。一般认为SLE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均相关,其中因素发挥重要作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共发现超过100个与SLE易感性相关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其中大部分位点并没有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GWAS侧重于发现蛋白质编码基因及其调控区的疾病易感位点,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非编码基因区的易感位点,从而忽视了非编码基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近期,美国风湿病学会Arthritis Rheumatology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课题组题目为The polymorphism rs13259960 in SLEAR predisposes to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SLE易感长非编码基因并命名为SLEAR,通过一系列体外和体内实验系统阐述了易感位点rs13259960与SLEAR的调控关系,以及SLEAR在SLE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分子通路。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张学军团队2009年发表了国内首个SLE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工作。研究人员从GWAS数据中系统发现了一个位于长非编码基因内含子区的SNP位点rs13259960与SLE显着相关,并将此长非编码基因命名为SLEAR。SLEAR在SLE患者PBMC中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人群,而且在rs13259960位点发生突变的SLE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更低。通过实验,发现rs13259960位于SLEAR的一个增强子中,该位点的突变会削弱STAT1与该增强子的结合,从而影响SLEAR的表达水平。SLEAR能够与ILF2、hnRNPF和TAF15结合形成一个RNA和蛋白的复合物来调控抑制基因的表达。体外实验表明SLEAR能够调控细胞的凋亡,并且在SLE病人体内SLEAR的表达水平也与凋亡显着相关。SNP位点的突变导致SLEAR水平的降低,进一步引起细胞凋亡的增加。该项研究工作充分利用了多种高通量测序技术,包括MAPS、ChIP-seq、ChIRP-seq等,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工作由生物物理所高通量测序中心完成。通过此项研究,高通量测序中心建立了整合多种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疾病的精准医疗研究的整体解决方案。( 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新适应症MCL上市申请获受理,百济神州血液肿瘤管线新突破 (2025-05-13)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科学》新研究:一次用药,抗抑郁效果从几天延长至2个月! (2025-05-12)
- Nature头条:首次发现,这种超级细菌能够吃掉医用塑料来生存 (2025-05-12)
- 《自然》:摧毁最强促癌网络!科学家发现SHOC2是支撑RAS促癌通路的关键蛋白,阻断二者相互作用,可让RAS促癌网络瘫痪 (2025-05-12)
- Nature: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2025-05-12)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在同一手臂接种加强疫苗能够更快产生更有效的免疫反应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