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未预料的困难气道并支气管痉挛致苏醒延迟1例

未预料的困难气道并支气管痉挛致苏醒延迟1例

困难气道的与麻醉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30%以上的严重麻醉相关并发症(脑损伤、呼吸心博骤停、不必要的气管切开以及气道损伤等)是由气道不善引起的。目前,我国各级医院麻醉医生在气道管理中还存在资源获取不均衡、设备配备不足以及气道处理相关技术普及率不高,危机管理意识不强等问题。尤其基层的麻醉医生,由于多因素条件限制,能够得到的困难气道工具不充足,仪器设备及监测条件限制等,困难气道的管理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1.患者资料患者,男,48岁,身高170 cm,体质量63kg,因“反复右上腹疼痛8年,加重4d”入院,既往体健,否认、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术前: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入院检查:血压(BP)100/70mmHg,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心率(HR)63次/min,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实验室检查:血糖4.7mmol/L,单核细胞比率10.70%(正常3%~8%),二氧化碳结合率23.9mmol/L。胸片检查提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HR54次/min)。麻醉前访视:ASA分级Ⅰ级,Mallampti分级Ⅱ级,颞下颌关节活动正常,张口度三指(约4.5 cm),颈软,气管居中,后仰>90°,活动不受限,余未见异常。患者入室后连接心电监护,开放左侧上肢静脉通道,入室BP142/78mmHg、HR62次/min、无创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8%。面罩吸氧3L/min,约1min后SpO2提升至100%,预充氧1min后快速序列诱导,诱导用药:舒芬太尼0.35μg/kg、依托咪酯0.3mg/kg、罗库溴铵0.7mg/kg,BP108/59mmHg,HR57次/min。常规气管插管,出现困难气道,喉镜下分级Ⅳ级,面罩给氧同时呼叫援助,此过程中2位20余年工作经验的麻醉医生经3次气管插管尝试均失败(包括一次光棒引导插管),通气困难,气道阻力骤增,气道峰压38~45mmHg,听诊双肺满布喘鸣音,闻及少许呼吸音,SpO2急降至70%左右,HR112次/min,BP150/76mmHg,考虑全麻诱导插管期并发支气管痉挛。紧急处理:面罩-呼吸囊双人加压辅助通气,小潮气量高频高压给氧,发现胸廓起伏不明显,给予面罩加压通气后置入二代喉罩通气,经喉罩引导下放置管排气。同时,立即给予丙泊酚40mg、咪达唑仑2mg、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氨茶碱0.25g+5%葡萄糖250mL,要求放弃手术。在此期间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BP波动在184~110mmHg/98~55mmHg,HR波动在60~98次/min,给予硝酸甘油0.05mg、乌拉地尔10~15mg单次静注调控血压,SpO2持续维持在90%~98%,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波动在38~48mmHg。40min后,气道压逐渐下降至20mmHg左右,循环稳定,但是患者仍然处于麻醉状态,双侧瞳孔缩小、呼之不应,生理反射弱,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指尖血糖21.4mmol/L,请内分泌医生会诊,给予胰岛素4U皮下注射,急查血生化、血气分析(仪器故障未检),生化全套结果:血钾4.0mmol/L;血钙2.08mmol/L;血钠142mmol/L;氯103mmol/L;白蛋白33.4g/L;超氧化物岐化酶122.2U/L;胆碱酯酶10500U/L;二氧化碳结合率46.6mmol/L;葡萄糖16.7mmol/L。考虑:(1)二氧化碳潴留;(2)轻度脑水肿。处理:留置导尿、静推呋塞米10mg、纳洛酮0.4mg及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mL,严密观察病情,对症支持治疗。3h后患者逐渐转醒,总计尿量约1800mL,色清亮,自主呼吸平稳,呼唤可睁眼,清理呼吸道拔除喉罩,留观10min未见明显异常,BP130~108mmHg/76~55mmHg,HR74~89次/min,SpO2 97~100%,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呼之能应,肌力恢复满意能按指令活动四肢及抬头后送返病房,加强监护。术后3h回访,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神志清,精神良好,对答切题,四肢活动可,未发现异常。追问病史,住院前1d有上呼吸道病史,住院后症状控制,未告知医生,术后随访2d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2.讨论麻醉前评估未发现困难气道时,也不能排除困难气道的发生,而未预料的困难气道在全麻诱导后更具危险性。未预料的困难气道、支气管痉挛皆为麻醉过程中并发的呼吸道急症。当二者同时出现,危及生命指数直线攀升,若不紧急、果断、正确的处理,后果相当严重。其中核心问题是要有正确的思路,以维持通气和氧合为第一任务,积极紧急气道的发生,方可在处理气道时更加得心应手。诱发支气管痉挛的因素很多,如呼吸道炎症、分泌物多、哮喘病史、吸痰、气管插管、拔管等刺激都会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本例患者可能存在术前访视时病史采集不充分,未了解到入院1d前的上呼吸道病史,去氮给氧不充分,麻醉深度不充足,诱导后常规气管插管后出现未预料的困难气道,数次尝试气管插管操作诱发支气管痉挛,导致麻醉后出现呼吸道管理危机,未预料的困难气道并支气管痉挛致诱导后苏醒延迟。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