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血浆治疗是“稻草”还是“神药”?

血浆治疗是“稻草”还是“神药”?

2月1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已成功制备出用于临床治疗的新冠肺炎特免血浆,10余位危重病人在治疗后重点指标全面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当晚,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也表示,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体内含有大量综合抗体能对抗病毒,并呼吁已康复患者积极捐献血浆。一时间,“恢复期血浆治疗”作为“重磅消息”成为关注热点。此前,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高级实验师张化俊向《中国科学报》透露,正在测定临床治愈病人血液中抗体的效价,如果效价高且安全可行的话,将会比疫苗能更快地用于临床治疗。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则表示:“有部分患者恢复期血清新冠病毒中和抗体非常高。”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当下,对众多确诊患者来说,血浆治疗能否成为救命稻草?两位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谨慎乐观。《中国科学报》:据报道,新冠特免血浆已经在临床应用到10多名患者身上,并且在短时间内就取得较好效果。您认为在此次疫情中,血浆治疗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系教授黄波:现在下结论说有特别明显的效果还为时尚早,方案需要进一步优化。可以尝试,但不一定可以大面积推广。血浆疗法的原理很简单,收集康复病人的血浆处理后进行混合用于治疗。但实际上,不是每个康复病人的血浆都是有用抗体,必须把康复患者最有效的血浆、最好的抗体挑出来。可能10个患者里只有一两个患者的体内抗体有效,其他可能效果一般,如果混合起来可能效果就弱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经费做比较多的检测。匿名专家:我很支持,也很期待,但是谨慎乐观。康复期血浆疗法历史悠久,从动物血浆中提取抗体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但是近五六十年临床不常用,如果有其他好的药物和方法一般都不会选用血浆疗法。在对抗埃博拉病毒时曾使用,也有少数案例成功。因为没有特效药,在第五版治疗方案指南中加入了血浆疗法,针对重症病人使用。现在只是小规模使用,能保证安全性和疗效。但我认为大规模使用的可能性不大。大规模制备和小批量应用概念完全不同,有很多制约因素。如果是血浆一对一的治疗,治疗水平难以保持一致;如果是混合的,虽然可以提高稳定性,但如果里面有一个人带有乙肝或HIV等病毒,就有可能导致传染病。历史上不管是破伤风还是白喉都是大批量血浆混合来制备,一旦血浆混合,很难保证效果的均一性。《中国科学报》:您是否认同将血浆治疗看成治疗新冠肺炎的救命稻草?黄波:救命稻草不太准确,这不像电影里描述的,一针打下去就有效,如果有这样的奇效之前早就大范围使用了。比如之前埃博拉病毒感染时也有血浆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匿名专家:是救命稻草,可以救命,但是只是“稻草”,大规模使用难度很大,不能神话,不要看作“神药”。《中国科学报》:血浆疗法比较古老和成熟,用在新冠肺炎治疗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还需要进行哪些科研工作?黄波:首先是从角度加深对抗体的认识。一定要注意,新冠肺炎是一个免疫性疾病,最终控制、消灭体内病毒的是靠机体的免疫细胞。抗体作为机体对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武器之一,被寄予厚望。然而,并非只要机体产生出抗体,就能控制住病毒,有些抗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促进新冠肺炎发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群,个体体内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针对病毒的抗体,有中和性抗体,也有非中和性抗体。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吞噬、清除病毒。如果进入的时机不对,病毒可能会反而激活巨噬细胞,促进炎症风暴,在中后期导致肺部免疫损伤。所以,针对不同的病毒抗体,筛选病人血浆是一个挑战,这个工作要做的比较细致。匿名专家:恢复期血浆对部分重症患者可能有治疗作用。但总体受益还是要进行研究,首先就是补齐。这次从2月8号开始的治疗,现在就公布了结果,进展还是很快。也许会跳过的步骤大面积试用。我想这是一个紧急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血浆疗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扎实的才能够使用。比如,康复期患者的血浆中发挥效果的抗体的种类和含量都是未知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抗体?抗体对人体有没有其他安全性的风险?另外,缺乏康复期血浆和正常人血浆的对照实验。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后期出现各种生理和免疫功能紊乱以及营养衰竭现象,即使输入正常人的血浆,也可能起到缓解作用。还需要提醒大家,刚刚出院的人、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捐献血浆要量力而行。尤其是一些感染比较严重的人,细胞因子风暴可能还没过去,免疫没有完全恢复,不适应捐献。《中国科学报》:一般来说,完成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疫情严重的特殊时期,是否应该鼓励进行各种尝试?黄波:应该鼓励各种尝试,但是不管是药物、疫苗还是血浆,都必须要有科学依据,不能太粗放。关于做药、疫苗、抗体需要多长时间,这在科学界是有基本常识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超越科学规律,除非使用了非经典的、打破常规的方法,否则只能遵循基本科学规律。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