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D19 CAR |
![]() |
2020年02月15日讯 /BIOON/ --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lisocabtagene maraleucel(liso-cel,JCAR017)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这是一种自体、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由纯化的CD8+和CD4+T细胞以特定比例(1:1)组成,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至少两种疗法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成人患者。已指定处方药用户收费法(PDUFA)目标日期为2020年8月17日。
此前,liso-cel已被授予了治疗复发/难治性侵袭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突破性药物资格(BTD)和先进疗法资格(RMAT),包括DLBCL、原发性纵膈B细胞淋巴瘤(PMBCL)、3B级滤泡性淋巴瘤(FL);在欧盟,liso-cel被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授予了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的优先药物资格(PRIME)。
liso-cel的BLA基于TRANSCEND NHL 001试验的结果,这是迄今为止支持一种CD19导向CAR-T细胞疗法BLA的最大规模研究。该研究共入组了269例复发/难治性LBCL(包括DLBCL)患者,评估了liso-cel的安全性和疗效。
研究结果已在2019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公布。数据显示,在疗效可评估(n=256)患者中,liso-cel治疗的总缓解率(ORR)为73%(187/256,95%CI:67-78),完全缓解率(CR)为53%(136/256,95%CI:47-59)。缓解在所有患者亚组中相似。中位随访12个月(95%CI:11.2-16.7),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95%CI:8.6-N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8个月(95%CI:3.3-14.1)、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1个月(95%CI:13.3-NR)。病情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中位PFS和OS尚未达到,在12个月时,有65.1%的患者病情没有进展、有85.5%的患者存活。
研究中,在所有患者中,有79%(213/269)的患者经历≥3级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60%,161/269)、(38%,101/269)和血小板减少(27%,72/269)。任何级别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在42%(113/269)的患者,中位发病5天,3级或更高级别的CRS发生在2%(6/269)的患者中。30%(80/269)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事件(NEs),10%(27/269)的患者出现3级或3级以上NE。分别有19%和21%的患者接受了tocilizumab和皮质类固醇治疗。
liso-cel由Juno研制,新基于2018年1月斥资90亿美元将Juno收购,这是一种针对CD19抗原、以4-1BB为共刺激区的CAR-T细胞疗法,其中CD4+和CD8+CAR-T细胞具有精确的1:1比例。liso-cel代表了目前潜在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CD19定向CAR-T疗法,之前已被美国授予突破性药物资格。
2019年1月初,百时美施贵宝宣布以740亿美元收购新基。在经历一系列波折后,这笔巨额收购最终于2019年11月21日成功完成。
liso-cel有望成为第3个上市CAR-T细胞疗法,该药与已上市的2款CAR-T细胞疗法Kymriah和吉利德Yescarta靶向的是同一个靶标,但是接受liso-cel治疗的患者在进行嵌合抗原受体(CAR)转导之前,就预先将CD4细胞与CD8细胞进行了分离,经过分别转导的细胞随后以特定的1:1比例重新回输给患者,比其他CAR-T疗法的安全数据要更好,比如细胞因子风暴的概率更低。
就在最近,吉利德的另一款CAR-T疗法KTE-X19也获得了美国的优先审查,这是一种自体、抗CD19、CAR-T细胞疗法,申请用于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成人患者的治疗。MCL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起源于淋巴结“套区”的细胞,通常影响60岁以上的男性。如果获得批准,KTE-X19将成为第一种治疗MCL的CAR-T细胞疗法。KTE-X19采用了XLP制造工艺,包括T细胞筛选和淋巴细胞富集。对于有循环淋巴母细胞证据的某些B细胞恶性,淋巴细胞富集是一个必要步骤。(100医药网100yiyao.com)
原文出处: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 Accepts for Priority Review Bristol-Myers Squibb’s Biologics License lication (BLA) for Lisocabtagene Maraleucel (liso-cel)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Large B-Cell Lymphoma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全球首创:国产破伤风新药登上医学顶刊Nature Medicine (2025-07-11)
- Nat Aging:炎症衰老或是人类工业化生活方式的“隐形杀手”! (2025-07-11)
- 化疗腹泻不用愁!BMC Med:灭活脆弱拟杆菌显神通,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守护肠道健康,为癌症治疗添助力 (2025-07-11)
-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1)
- Nature子刊:于杰团队等揭示人源牛磺酸转运蛋白TauT的二聚化和底物识别机制 (2025-07-11)
- Environ Sci Technol:污水处理厂排出的“隐形杀手”——纤维与碎片微塑料成抗生素耐药基因载体,加剧水环境健康风险 (2025-07-10)
- 不抽烟,为什么会得肺癌?Nature:科学家揭秘空气污染如何促进非吸烟人群肺癌的发生 (2025-07-10)
- 江南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0)
- 赛多利斯推出 iQue® 5 高通量流式细胞分析仪:快速、灵活、智能,重构高通量筛选体验 (2025-07-09)
- STTT:上中医/北中医团队最新成果证实,天然产物乙酰缬草三酯通过双重铁死亡机制,抑制肠癌的生长、转移和耐药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