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揭示甲状腺激素关键前体的精细化分子结构! |
![]() |
2020年2月24日 讯 /BIOON/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thyroxine)和三碘甲状腺氨酸(triiodothyronine)是两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影响的小分子物质,其对几乎所有细胞的代谢都有调节作用,同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系统和肺部的发育和成熟也至关重要,这两种激素也是唯一包含碘且能在细胞内外进行合成的激素,称之为甲状腺球蛋白(每个相同的单体都包含33万道尔顿)的巨大二聚体糖蛋白能作为甲状腺激素的前体、支架和存储库,近日,Coscia等人在Nature杂志上刊文表示,他们揭示了首个人类全长甲状腺球蛋白的结构,从而就填补了科学家们对甲状腺激素合成通路认识上的空白。
图片来源:en.m.wikipedia.org
甲状腺是由一种称之为滤泡的球状结构组成,其由一层滤泡细胞包围着称之为胶体(colloid)的液体所组成,甲状腺球蛋白就储存在其中,甲状腺激素的复杂生物合成就发生在滤泡中,而且甲状腺球蛋白也能在滤泡细胞的细胞器(内质网)中合成,在滤泡中,其能在分泌到胶体之前就形成二聚体。
滤泡周围血液中的碘化物(I-)会通过一种名为Na+/I-转运蛋白的细胞膜蛋白被滤泡细胞主动吸收,随后再转运到胶体中,在这里,I-会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利用双重氧化酶蛋白所产生的过氧化氢酶氧化为碘,然后共价掺入到胶体甲状腺球蛋白的酪氨酸残基中,这就会产生一种生物合成的,即3-单碘酪氨酸(MIT)和3,5-二碘酪氨酸(DIT)结合到甲状腺球蛋白上的,MIT随后会与DIT反应形成三碘甲状腺氨酸,或者两种DITs产生反应形成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的甲状腺素。
当血液中循环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就会升高,甲状腺球蛋白就会通过内吞作用被内化到滤泡中,随后甲状腺球蛋白就会在溶酶体中被消化,产生有利的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最终被释放到血液中,人体中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的比例大约为80:201,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不完全,在机体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MIT和DIT就会被碘酪氨酸脱氢酶在滤泡细胞中进行代谢,生成I-和酪氨酸,从而确保未掺入激素的任何I-被回收。
Coscia等人就想着手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来确定人类甲状腺球蛋白的结构,从而深入理解甲状腺激素生物起源的机制,他们经过培养的细胞中纯化了甲状腺球蛋白,这些细胞经过工程化改造能够分泌高浓度的蛋白质,利用冷冻电镜所得到的数据,研究者建立了蛋白质的原子模型,该蛋白包含大约93%的氨基酸残基,同时研究者在结构中定义了5个区域,即氨基末端结构域(NTD)、核心区域、翼区、臂区和羧基末端结构域。基于该模型,研究者揭示了两种单体可以互相缠绕在一起,每种单一的NTD都与另一种单体的所有5个区域能发生相互作用,而且单体之间的界面非常大,每一种单体能具有60个二硫键;所有这些二硫键都能与单体中的残基连接。
随后,研究者从七鳃鳗到人类所有保守物种中鉴别出了4个已知的激素形成位点(A-D),每个位点都对应于称之为受体的酪氨酸残基位点,在激素生物合成过程中与受体发生反应的酪氨酸残基被称为供体,在位点A中,受体时酪氨酸24(Tyr24),此前研究者发现的供体为Tyr149,然而,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A位点发现第二个残基(Tyr234)也能够扮演一种供体;研究者表示,Tyr 2573是位点B的受体,而Tyr 2540是供体;在位点D,受体和供体则分别为Tyr 1310和Tyr 108,让研究人员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位点C的受体和供体肯恩来自于每个单体的相同残基(Tyr 2766),但该蛋白质的结构区域分辨率不够高,目前他们还无法对其进行确定。
当研究者利用不同的残基来替换所有8个激素生成的酪氨酸残基时,他们并未在体外检测到所得到的突变产生任何甲状腺激素,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在每个单体的67个酪氨酸残基中,只有这些残基时就有激素作用的,然而,激素的缺乏可能是由于其它未知位点由于酪氨酸取代引起的构象变化而停止了对甲状腺激素的生产。因此,上述8种已经被鉴定的酪氨酸残基在解释其促激素活性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吗?研究者认为,其至少都部分暴露在甲状腺球蛋白周围的溶剂中,由这些残基形成的供体受体配对的侧链会以近似反平行的形式相互接触,而且这些残基也都位于蛋白的高流动性区域,或许是为了使产生甲状腺素所需的大量键重排得以进行所致。
研究者表示,甲状腺激素通常能从细菌蛋白—麦芽糖结合蛋白(MBP)中制造产生,这种蛋白通常与甲状腺激素的产生无关;无论是在MBP中自然发现的一对酪氨酸残基,还是特别引入的一对具有与甲状腺球蛋白中激素产生残基相同的几何排列和灵活性的残基,都会在存在I-氧化系统和过氧化物酶的情况下产生甲状腺素;当然,可以用乳糖过氧化物酶代替TPO,这与之前报道的乳糖过氧化物酶促进甲状腺球蛋白合成甲状腺素的研究结果一致;使用TPO和MPB可以产生甲状腺素的观察表明,产生甲状腺素的关键需求是DIT的产生,而不是激素产生残基的特定蛋白支架的存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关键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望作为癌症治疗的靶点 (2025-05-17)
- Nature:修复细胞再循环中心有望治疗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2025-05-17)
- 《免疫》:中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毒蛋白瘫痪小胶质细胞之谜! (2025-05-17)
- 美国医改、药价与选票 (2025-05-17)
- Nat Commun:科学家揭秘机体肺部守护者!let (2025-05-16)
- Cell Metabol:揭秘FGF21逆转人类脂肪肝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5-16)
- Cell Death Dis:两种信号传导蛋白在亨廷顿病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2025-05-16)
- “精准治肺”助力畅快呼吸 上海六院为慢阻肺患者完成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 (2025-05-16)
- Cell重磅:CAR (2025-05-16)
- 最新研究显示,加班工作可能会改变大脑结构 (2025-05-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