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新冠病毒疾病临床特征研究

新冠病毒疾病临床特征研究

2 月 28 日,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等参与的新冠病毒疾病临床特征研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正式发表。

分析发现,过半患者入院时无发热表现;初次就诊时,有2.9%的重症患者和17.9%的非重症患者未发现影像学异常。同时,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情况;而新冠肺炎病死率为1.4%。

鉴于疫情迅速传播,由钟南山领衔的研究组认为,对全国病例进行最新分析,可能有助于定义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

许多患者无发热和异常影像学表现

研究人员从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52家医院中提取了1099例(截至1月29日)经实验室确认的新冠肺炎患者数据。数据显示,患者通常无发热表现,许多患者没有异常的影像学表现。

共有86.2%的胸部CT扫描显示结果异常,最常见表现为磨玻璃样混浊(56.4%)和双侧斑片状阴影(51.8%)。在877例非重症患者中,有17.9%未发现影像学或CT异常;在173例重症患者中,有5例未发现影像学或CT异常。

研究人员指出,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和咳嗽,恶心呕吐和腹泻很少见。新冠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4天。不过,重度、非重度组各有一例患者的潜伏期达24天。

此外,23.7%的患者至少有一种慢性病(例如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情况

在1099例数据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其中,41.9%为女性,0.9%年龄小于15岁,3.5%为医务工作者。

研究人员指出,患者中1.9%有野生动物接触史记录,并可能存在家庭聚集性疫情、无症状患者传播疾病和分为三个阶段的暴发模式,且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该研究继续证实了人传人。研究中有43.9%为武汉市居民;在非武汉居民中,有72.3%的人与武汉有过接触,其中31.3%的人曾去过武汉。其余人既没去过武汉,也没与武汉居民接触。

论文指出,所有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12天。在住院期间,大部分患者被医师为肺炎,其次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休克。

大多数患者(58.0%)接受了静脉内治疗,35.8%的患者接受了奥司他韦治疗;氧疗占41.3%,机械通气占6.1%。同时,与非重症患者相比,重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比例更高。

新冠肺炎病死率为1.4%

该研究的主要复合终点为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机械通气或死亡,这些指标曾用于评估其他严重传染病的程度。研究发现,共有67例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包括5.0%入住ICU、2.3%接受有创机械通气、1.4%死亡。

钟南山等人在论文中表示,新冠肺炎病死率为1.4%,低于此前报道,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和病例纳入标准的差异所致。

研究人员还发现,尽管新冠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具有种属相似性,但一些临床特征可将新冠肺炎与SARS、MERS及季节性流感区分开来,例如季节性流感在呼吸科门诊和病房更为常见。

此外,研究人员强调,一些新冠肺炎患者在最初就诊时并没有发烧或影像学异常,这使变得更加复杂。

作者指出:“目前亟待明确病毒传播的动力特征、传播途径、病毒对人体组织的嗜性。已有研究预测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变化趋势,然而并未适当纳入政府近期对各地采取的干预措施、全国复工、武汉与黄冈等地封城对人群疫情变化趋势的影响。因此,对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智能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也是当前的工作重点。(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